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二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二

作者: 张文圣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07:58 被阅读0次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二:读课程逻辑第二节关于新课程的文化使命时,最让人荡气回肠的是这一部分:新课程的实施旨在涤荡“应试文化”的污泥浊水,彻底变革传统的非人性的课程。新课程倡导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因为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层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阶梯。我们教授课程的使命也应相应的是学会关注学生的人性,呼唤人性,而不仅是功利的应试。随着这种使命的改变,老师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也可以脱离试题的训练,而最终变得有一定自由和个性的发挥,老师个人的专业与阅历的结合也会日益突出重要。而课程的实施,最终是靠老师来完成。作者在谈及教师培训时,抨击许多新课程培训很多是进修学校或者公司把持,师范大学未能介入,培训质量成问题。作者说师范大学不关注中小学课程改革简直就是自杀!我感到荣幸,我们学校多次努力组织我们参加师范大学参与的课程培训,让我们能与课程的编者,理论支持者面对面的讨论课程的教授问题,醍醐灌顶。而,同时许多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效果则是相当之差。无非是为了学分,混时间,糊作业,过程中也无人管理。在日本有的教育大学开始尝试旨在培养实践性指示的教师养成课程的开发,在教师教育的课程中引进“体验性学习”,“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值得借鉴。也希望有更多了解。

相关文章

  • 2018-01-26

    读书笔记之二 不讲逻辑的《课程的逻辑》 ——第二章 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读后感 这一章节,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与...

  •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二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二:读课程逻辑第二节关于新课程的文化使命时,最让人荡气回肠的是这一部分:新课程的实施旨在涤荡“应...

  • 《课程的逻辑》之二

    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归根结底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 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18 邓 华 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是创新课程文化,二...

  • 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19 邓 华 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是创新课程文化,二...

  • 学习课题及其构成的心理学透析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20 邓 华 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是创新课程文化,二...

  • 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15 邓 华 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是创新课程文化,二重...

  • 确立科学教材观:教材创新的根本课题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23 邓 华 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是创新课程文化,二重...

  • 探究学习与理科教学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 9 邓华 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是创新课程文化,二重...

  • 创新教学,决战课堂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22 邓 华 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论述。一是创新课程文化,二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wt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