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互联网人更应该多看书?

为什么互联网人更应该多看书?

作者: 老姜的餐饮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9-26 16:16 被阅读0次

1

人为什么要读书? 

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好多鸟。”

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

这是网络上的段子,却生动描述出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读书多少的差别不仅是信手拈来的从容,更重要的是在同一件事上能否同频交流。

我蛮佩服很多人,聊天聊着聊着能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引入进来,跟这样的人聊天,不但可以拓宽很多不同领域的信息,还会沿着随机发散的方向继续深入探讨。

每个人拓展知识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是学习的专业,有的是扎根一个领域数年或数十年,有的是身边有很牛逼的朋友,但还有一个共同点是,都是有看书习惯的人。

虽然每天在公众号、朋友圈也能看到学到不同的信息,但相对看书还是比较零碎的,或者说碎片化时间了解的只是表层,并没有像一本书那样的系统化去讲一个事。

2

我们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全员会议的习惯,除了正常的总结和计划,还开设了一个读书分享环节,按部门不同岗位小组读书分享,我给每个小组选书,主要是选一些适合他们工作的书。

此举的目的是什么:

1)针对性的系统提升他们这个岗位需要的知识;

2)分享给全公司的人,让大家后续在工作沟通中能保持同频。

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个很大的问题是,我懂的他们不懂,他们懂的其他人不懂,往往在同一件事上因为认知层面的问题导致沟通效率极低。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要统一认知层面,不一定能达到人人都非常理解,但起码大家都能稍有点概念,去理解这位同事为什么要这样做。

稍透露下我们看的书。

内容团队给他们引导看的是《疯传》《引爆点》《故事经济学》,让内容团队在创作的时候能去考虑什么是社交货币,如何引发流行,如何创造故事。

社区运营给他们引导看的是《游戏改变世界》《小群效应》《参与感》,让每天接触用户的团队知道怎么制定游戏化的规则,如何运营社群,如何让用户参与进来并形成口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团队不可能因为读几本书就能马上多强大起来,但如果方向是对的,坚持并持续改变,相信会有爆发的一天。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3

在我看来,很多互联网从事者其实并没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原因有很多,主要的问题还是看书太少(这样的结论不知会不会被打,哈哈) 

比如常见的新媒体编辑,现在大多都在拼什么?拼多少年的经验。

经验可以把文字写得很顺畅很优美,可以把排版排得很漂亮,懂得如何追热点,但欠缺的是对于文章本质上底层逻辑的思考。

很多编辑写了几年的文章都没体验过10万+是什么感觉,可能会归咎于粉丝体量问题、行业问题等等,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全部。

我觉得一个优秀的编辑,不仅仅只是文字功底和经验上的优秀,还有创意,更重要的是有两个课程需要专门去学习和提升,一个是市场营销学,一个是心理学。

只是文字功底深厚,不研究传播的规律、方式,如何懂得包装成为一个可具体传播性的内容。

不去研究用户心理和行为,不深入挖掘粉丝每个细微举动背后折射出来的含义,又如何能写出符合粉丝口味的内容。

记得之前给过编辑团队一个定义:转发是检验内容质量的唯一标准。

不是之一,是唯一。

好的内容是会让粉丝不由自主的分享,唯有分享量上去了,阅读量才会上去,但这个不由自主一定不是拼运气(有些也会是运气成分),更多是被“精心设计”出来的。

4

当然,以上只是互联网从业者基础些岗位看的书,我更好奇是的一些互联网大佬会看什么书,很多大佬都有在公开场合推荐过不少书,只是有心的人听了买了,无心的人并没在意。

不过没关系,我整理过各大佬推荐过的书单,在“爱讲故事的老姜”公众号回复即可获得书单。

回复:大佬书单,10位互联网大佬推荐过的书单

回复:互联网人书单,100本互联网人必读书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互联网人更应该多看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zq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