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备产生灵感所必需的知识,包括理性的和感性的。这是产生灵感的基础。如果没有理论的、实践的知识,产生灵感做不到。往往是研究什么产生什么样的灵感。只有研究了这个东西,从理论上研究了,理论知识很丰富,实践经验也很丰富,才有可能形成灵感。不论灵感产生需要的知识面有多大,各种条件都得具备了,才能产生灵惑。搞数学的产生数学灵感,搞美术的产生美术灵感,搞化学的产生化学灵感,搞物理的产生物理灵感。没有一个搞物理的,他音乐一点不懂,突然产生音乐灵感,编出个乐章来,这不大可能。同样,搞音乐的也不可能突然出现个化学灵感,出现一个化学分子式,出现一个化学物质,这都不可能。产生灵感必须真正有广泛的专业知识,这个概念需要多少知识,你就具有多少知识,这才行。
(二)反映事物特征的和各方面特性的知识,在脑里必须均匀分布。当你得到了反映事物特性的知识之后,把它们分布在自己的记忆“知识”中,分布要均匀,不能这个多那个少,而且谁也不突出,你只要突出一个,灵感就出现不了。为什么突出一个,灵感不能出现?因为要产生灵感,你必须把整体事物有机地连在一起,整体地表现出来。每个局部的具体事物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如果你把它突出了,在脑子里优化,占了优势,整体性就不容易出现。只有当它均匀分布,在自然分布状态下才能够显示出那个事物的本来面貌。所以当你对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认识,脑子记着就不管它了,让它就平平常常的分布着。你老考虑局部事物,用的脑筋越多,正确的结论就越出不来。当你对一个事物不认识的时候,不要说是发明创造,就是叫你搞中学化学中的分子式或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你也必须整体地想,慢慢才能把它分析出来。对不认识的事物,这一点尤其重要。
(三)往往需要有与灵感产生有关的刺激。这个刺激也可能是与灵感相关的内容,也可能是全部信息中的最后一个信息。比如有十个信息,已解决九个了,突然来了第十个信息,正好信息量够了,它一刺激把全部信息连到一起了,一个整体概念出来了,也可能是信息量都够了,拿别的信息一刺激,诱发而产生灵感。
产生灵感,基本上需要这么多条件,产生的过程是这么一个过程。咱们还举例讲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的情况,他知识苯分子里有六个碳原子,也知道苯的性质。因为他知道以前发现的有机物的结构排列是长链,他把六个碳原子各种排列链都排了,都不符合苯的性质。他非常苦恼:怎么排呢?一晚要睡觉时看见炉子的火苗象一条咬着尾巴的蛇,上面有6个小鬼在跳舞,脑子里马上出现了苯分子结构——是环状的。过去人们认为这是神的启示。这些道理用气功道理来解释,这就符合咱们说的产生灵感的条件。他已知苯分子有六个碳原子,知道苯的性质,他已经通过排列,知道苯分子排列状不是链状,不是链状必然是封闭的。产生苯分子结构的信息,在他脑子里就只缺少一个“圆环”的信息。他那时脑子里没有想到“环”这个圆的概念。那么为什么他在迷迷登登、要睡非睡的时候产生这样一个梦幻般的感觉呢?从医学上讲,人醒着称作兴奋状态,睡眠称为抑制状态,从兴奋到抑制有个转移过程,称为“移行相”。从兴奋相转移到抑制相的移行过程中,有一段既不属于兴奋,也不属于抑制的时间,相当于气功的入静。这时脑子里很安静了,脑子的知识库也平均分配了。在这样非常安静的时候受刺激,兴奋容易强化。凯库勒在这种状态时看到火焰,一看火焰是圆的,圆的往上长,虽然没有明确意识“圆”,但形象是个“圆”,“圆”的信息在脑子里一刺激,好了,把知识连在一起了。这苯分子结构最后信息——“圆”来了,接收了“圆”的信息了,“圆”的信息把脑子里的知识连系在一起,苯分子结构概念就出来了——是个苯环。这时由于处于“移行相”当中,概念就不是非常明确,于是出现了与做梦一样的幻觉,就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他脑子里苯环的概念已经有了,实际脑子的景象是梦幻景象,是一条蛇咬着尾巴在转圈,还有小鬼在跳舞,这是一个意识的变态反应。灵感就这样产生了。前些年,英国剑桥大学统计,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有63%是在灵感当中创造出来的。灵感就是这么一个思维过程。
我们懂得了灵感产生的机理,反过来我们再来看练气功对产生灵感的作用。练气功有益于产生灵感,因为练气功的人精神集中、入静,比“移行相”那种状态更加稳定。这时既不兴奋也不抑制,很容易出现灵感。当人安静呆着的时候,有人推门声音一响,能吓一跳。什么道理?因为人在安静的时候把信号放大了,刺激量大了。当精神集中了,再放开,脑子处于什么也不想的精神状态,这时,思考问题要比平时效果好得多,不管是学东西也好,记东西也好,还是对那些不认识的事物去认识也好,还是搞创作也好,这时候思维很快,非常容易出现灵感,脑子一想就想出来了。所以练气功可以首先具备产生灵感的精神状态,在“移行相”脑子非常安静的过程中给你起作用,给你创造出现灵感的条件了。如果加上你能够认真去学习,认真去观察(勤奋才能出灵感,懒汉是不容易出灵感的,勤奋出智慧),好好练气功,你的灵感一定会很多,思考问题新鲜东西也就比较多。
有些人能够经常不断创造新的东西,但有些人总是重复别人的东西,总爱抬杠,什么道理?因为他学了东西之后让那些东西占了线,在脑子里优势化了,思想僵化,接受不了新东西,也想不出什么新东西。不久前我出去看一个同志,他有个孩子,这个孩子说:“我不信气功。”问他为什么?他说:“气功有什么科学道理?用手比划比划就能治病?意念想就能治好了病?那物质还存在吗?”他挺理直气壮。我说:“你上大学学过物理学场的理论,你见到过场没有?摸到过场没有?”他说:“那是科学家讲了的。”我说:“我是气功科学家,我也说了。”他就是拿着前面科学家的话来否定后面科学家的话。旧的东西占了线,接受不了新鲜事物,更不可能去想新鲜事物了。好比一个只知道粉笔能写字的人,你拿着毛笔告诉他这是毛笔,能写黑色的字。他说不可能,只有粉笔才能写字的,只能写白色的字。他脑子里被粉笔占了线,想不到毛笔这个“新”东西,你给他说他也不接受。他自己连想都没想到,还能发明创造吗?当然不可能。因此,我们要善于学习,把已学的知识放下,来了新知识还要学,不让旧知识占据整个脑子。古人说:“不以彼一害此一谓之虚。”不能用已接受了的东西来妨害外面新的东西进来。能够不妨碍外面新的东西进来就叫“虚”,妨碍了成为“实”。这就要学、要练,不学不练,没有实践也不行。我们练了气功懂得这些道理了,按照去做,就可以加强创造性思维、灵感性思维,其实灵感性思维对本人来说都是创造性思维。别人做过了,但你不知道也弄出来了,你独立完成的,也属于创造性思维。
我们练气功就是把不自觉出现的灵感思维,慢慢变成想要就可以出现的灵感思维,掌握它的规律。当你想一个问题,一时想不开时,就别想它,脑子安静下来,在静的时候,再一想它,会突然想起一个念头,一下想通了,这是常有的。你越着急,越想不通。具体地说,比如考试时遇到不会答的题,别着急,先答会的,答完后闭着眼睛安静地去想不会的题,会忽然想出一个答案,它往往就是正确的。有一个练智能气功的人的孩子,87年考大学没考上,家长让他好好练智能气功,第二年再考,考上了。他平常外语从没有超过80分,高考时外语好几道题不会,他按我给他教的上面的办法做,有一些不会的题一想出来了,考了89分。什么原因?安静后,脑子里的信息会自动组合,越安静,信息越容易冒出来,灵感就会显现。所以,安静的时候,能产生特殊思维形式。特殊思维也属于灵感一类的东西。大家学了气功,要认识这个问题。现在好多人求神求佛找灵感,有些科学家也祈祷上帝找灵感。有一个美藉华裔的大科学家,是研究物理的,他给周总理说:“我信上帝,我祈祷上帝,上帝能给我灵感。”其实,当他安静地祈祷上帝时就是气功态的入静,灵感就容易出来。灵感并不是上帝给的,是从自己来的。中国古代的管子说过:“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抟心,耳目不淫,虽远若近,思索生知。”我们的祖先2000多年前能对灵感作出如此精辟的唯物主义论述,是多么难能可贵啊!中国古代不是唯神论,而是“唯人论”,讲人的力量。为什么管夷吾能帮助齐桓公成为五霸之一,因为管子这个人思维很了不得,他懂得特殊思维的道理,懂得修学的方法,别人就战不胜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