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苏轼,是因为好几首词而起。有人说,一个人会羡慕的东西,就是他缺少的东西。可能是自己的人生太规规矩矩,读书考试大学工作,所以在诗词中独爱苏东坡里其他文人没有的洒脱气质。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晚上喝醉了,回家晚了,敲门打不开怎么办:“倚帐听江声”。很可爱的一个场景,虽是简单写景,但是这人的本性已经跃然纸上,随遇而安,以天为盖地为庐。下雨了就淋雨高歌,喝醉了就像湘云一样醉卧,人生没有那么多条条款款,赶不上火车就换个行程,错过回家末班车就享受夜色,一个人走路回家,哪怕到天亮。
苏东坡躺着屋外,看着大海,写下了第二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他的想象,一席小舟,就这么飘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此度过余生。苏东坡本人其实是没有隐居过的,一直是官场失意之后也一直在做官,是个“入世”的人。官场失意也好,当官琐事也罢,他始终为自己留了一块精神净土,任何人都不得侵犯。
潇洒有很多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的清静,也有“陋室铭”的自嘲,也有阮籍嵇康的竹林豪迈,苏东坡这种潇洒是入世的潇洒,不逃离现实,也不命清高,是在山水间纵情的潇洒。一人一景,一天一地就可以任思绪遨游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这货放到现今绝逼是个驴友,穿着芒鞋,掌着竹杖,还在山间行走,遇到烟雨也是不怕。走着走着还在山间休息,被春风吹醒,已是日落。走完一天,心中“也无风雨也无晴”。潇洒就这简单,在浪漫人的眼里,一次走路一次烟雨一次日落,都是浪漫所在。
经过了风风雨雨,心中放着自己爱的东西,又一次迈开脚步,告诉自己风雨也好晴天也好,都已经过去,未来爱怎样就怎样。经历过的便在心底沉淀,不喧闹,不嚷嚷,风和雨虽然还在那里,但是我经过过的和风雨已经和我融为一体。风雨过后,只剩下一个经历过风雨的我,和一颗不放着风雨的心。
想着自己出去露营,会在河中间找了块大石头,晒着太太阳,睡一打觉,顿觉舒爽,潜移默化中也是受了苏东坡的影响吧。
苏东坡经常在山水之间写出洒脱的句子,他深知自己不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但是他不悲观,他的解决办法是“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一种很积极的态度,承认我们的渺小,承认我们的生的时间很短,但是无限的清风明月能被有限的我使用,也就补偿了我的有限了。苏东坡都是在直面问题,用他特有的潇洒和浪漫去化解这些烦恼,所以后人评论苏东坡往往会用到“积极”一词。因为这是一个单纯简单的人,简单到只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对于所有的不幸都可以嗤之以鼻。
反过来看,正式因为苏东坡看清楚人自身在大自然面前极其渺小,几百年后你不是你,我也不再是我了,他才能无所畏惧,他才能心怀感恩。把自己在自然面前放低了,才能感受其伟大。千年后的我们也能感觉到他在描写自然时候的敬畏。正是这么勇敢地面对自己失败的人生,面对这个无穷的自然,然后从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方是人世间真正的潇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