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曾有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我们性格相近,也都有自己的理想,下课后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家长里短学习生活,几乎无话不谈,后来我们一起考学成功。每个周末,不是她到我们学校,就是我过去,继续彻夜聊天谈心,吃吃逛逛。
不过,自从工作后,随着双方开始婚恋,联系慢慢变少;再后来,一见面,她和我不再是一口的家乡话,而是标准普通话,我慢慢有点异样的感觉;聊天的内容也变为老公仕途、家庭条件、品牌服饰等等,差距越来越明显……再后来,除去必要联系,平时几乎没有交集。最终,我们还是慢慢走散了,心里常常怀念那个朴实无华的她……
我的交友原则是三观基本一致,性格可文可武。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不足,只要不足之处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不触及底线,都可以。所以我的朋友大都差不多是一类人,性格直爽,为人热情,乐观生活……但如果这个人爱撒谎极度虚荣甚至破坏别人家庭,那么怎么都不可能成为知己的。这种原则下交到的朋友优点很明显:容易聊到一处,共同语言多,气氛轻松……但这样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接触的人比较单一,话题也较窄。
而老公赞成与各种人交往,哪怕这人有些品质上的问题。他总说,人不应该只追求单一的朋友,而是要多交结一些工作以外的人,只要在某一方面能说到一起就可以。我想这可能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之处吧。毕竟男人交朋友的目的性更复杂,尤其比我这种越活越简单的目的性更强一些。
我和儿子也探讨过此类话题,我担心的是因为从小我管的严总让他让着别人而形成“讨好型人格”,和朋友之间形成一种不正常的关系。但还好,儿子说自己只是相对比较成熟,大部分时候表现出来脾气很好,如果触及他底线时也会发飙的,他最担心的是内耗。我让举个例子,儿子说,比如我每次当外人面批评他时,心里很生气,可是又不能和我发脾气,就很难过,只能自我消化,这就是一种内耗。听到这里,我搂了搂儿子,不好意思地说:“那你以后不高兴就直接和我说嘛!”也是,我这总拿他当小孩不给孩子留面子的毛病是该改改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与自己三观相合,且速度吻合,会一直走下去,见证对方的一切;也有三观虽合但速度不一,中间会分开一段时间,可不知什么时候便又重合,继续同行;当然,更多的是速度不同,目的地也不一样,便会自然而然慢慢走开,甚至分道扬镳,最终和自己相携而行的只是寥寥数人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