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琴曲《平沙落雁》浅释

古琴曲《平沙落雁》浅释

作者: 翁晓帅 | 来源:发表于2021-03-27 04:35 被阅读0次

      古琴在我国音乐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在嵇康《琴赋》中:“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庄子·秋水》载:“孔子游於匡,宋人围之数币,而弦歌不辍”。更有文人四艺而琴为首。这都显示了古琴几千年来的地位,而《平沙落雁》也在古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平沙》,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的传谱,最早刊于明代的《古音正宗》(1634)。其曲调悠扬流畅,和谐恬静,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给人以“静境中之闹境”的趣味,至此也有了水墨画般的笔触。其曲意也在“借鸿鹄之远志,抒逸士之心胸”。自问世以来,就深受历代琴家喜爱,也是三百多年来传谱最多、流传最广的琴曲之一。

      但就曲谱而言已有多种版本,《立雪斋琴谱》与《治心斋琴学练要》已经分段不一了。而我们通常说《平沙落雁》分南、北两派,广义是指管平湖先生与张子谦先生的演奏区别。张子谦先生的演奏谱是据《蕉庵琴谱》(1868),由广陵派琴家秦维瀚撰辑,共收录三十二曲;管平湖先生的演奏谱是据《琴学丛书》(1910),由近代古琴家杨时百撰辑,共四十三卷,约七十万言,收录资料颇多。这些就已经可以看出琴家对于《平沙落雁》的钟爱了。

      管平湖先生的演奏偏刚一些。乐曲开始基于平缓,描绘出夕阳西下一片平静的沙鸥之地,宁静祥和,使人尽享其美妙与幽静,会有流连之感。我想,这也是逸士所向往的、而他们该有的生活。

      乐曲中间却又富于灵动性,以大雁的起起落落承载自我的志向,愿随大雁一起翱翔于天地,去追寻那心底深处淹没的志向,让这一切飞向天际,而逆境中的逸士便可追寻那“鸿鹄之志”。

      作品在结尾却又回归,繁杂思绪过后归于平和,内心的情感交融过后终究归于静寂,有种“身不能及,心向往之”的感触。使人听之为其远大的志向而称赞,但又为力所不能及而沉闷。这一切的一切鲜明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逸士不得志之情也跃然眼前,听之、思之亦可感同身受。

      张子谦先生的演奏较柔。乐曲一开始与管平湖先生类似,以平缓为主,构建出一片祥和之景,给人以高远、淡雅之感。

      中间开始有了情绪的发展,思绪已开始展开,且乐曲中吟猱、撞、退复多者结合使用,使作品的旋律丰满而又流畅,且具有歌唱性。尤其描写雁群飞落,笔触虽不多,用了较慢的速度轻描淡写,却给人以惬意之感,有了享受大自然的“慢”心情。

      而尾声也是以较简单的方式结束,未加渲染,但此时你却有了人在画中游的体验,与我们当下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是能够触动到那根紧张经络下的柔软之处,直逼心灵,撬动灵魂。

      但因我们现在交通比较便捷,曲谱、视频传播较快、较广,互联网多媒体的发达为古琴学习带来了便利,大家也都开始转益多师。而《平沙落雁》又太受大众欢迎,所以已经不再拘泥于南、北派之分,而很多演奏家虽学南派,却也有了北派的刚劲;另一些演奏家虽学北派,却也存有南派的细腻。他们身上已经显现出自己的演奏风格,增加了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同时也有地方方言造成的旋律取舍。

      而现在我们大家比较经常弹的有三个流派:九嶷派、广陵派、梅庵派。九嶷派以杨时百为代表,琴学讲究吟猱节奏,琴风苍劲坚实,技法规整,自成一格,为北方著名琴派。现存录音为管平湖先生,他们的演奏特点是:节奏方整、规范,按照旋律进行,同时又很高雅、苍古,表达了雁群云程万里的志向。

      广陵派恬淡清雅,节奏跌宕多变,指法细腻灵活,形成了恬逸洒脱的独特风格。以刘少椿先生与张子谦先生为代表,均有录音存世,其演奏特点:节奏比较自由,意境高远,颇有文人画的风格。

      梅庵派起源于诸城派,在演奏上重视技巧和节奏,强调音乐的旋律之美,同时也注意吸取民间音乐素材,以浓郁的地方特色来增强艺术感染力,其演奏风格特点非常精巧、生动,添加左手的轮指,同时在乐曲中后加“雁鸣”一段,独具本门特色,为王燕卿先生所创,曲调极为逼真、灵动,高低音区此起彼伏,非常鲜活。

      琴曲虽有南、北之说,流派之别,但也因当下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又划分不那么明确,更因此曲受欢迎度较高而被多人传谱。至此,我们也就能够了解《平沙落雁》之曲的特性。它不是拘泥于南派、北派、一派、两派之作品,而是在我们各个演奏者手中可以演奏千人千面的琴曲。我们更应该用广义的思维去诠释这首琴曲,让这首流传几百年的作品继续它的价值,更让我们古琴爱好者欣赏并且能够演奏。这便体现了作品的价值,也懂得了古琴传承千年的沉淀与沧桑。

   

相关文章

  • 古琴曲《平沙落雁》浅释

    古琴在我国音乐文化与传统文化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在嵇康《琴赋》中:“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庄子·秋水...

  • 珠海杂忆(四)——平沙、甘蔗和白糖

    第一次见到平沙这个词时,自然想起著名古琴曲《平沙落雁》,后来,也有不少文人想尽办法把平沙与《平沙落...

  • 《文魁大脑实用记忆第二期》李梅 第15次 第六季实战课第三次课

    一、熟语定位记忆 中国十大古曲: 1、高山流水(古琴曲) 2、广陵散(古琴曲) 3、平沙落雁(古琴曲) 4、梅花三...

  • 古琴曲赏析之《平沙落雁》

    古琴曲赏析之《平沙落雁》 西风吹动,彤云四合,水浪翻卷…… 天地愈加浩渺,人,愈显渺小。 然而,一根心弦始终不绝,...

  • 狂士之声——乱谈古琴曲《酒狂》

    以往我听过的古琴曲要么宁静幽远,如《平沙落雁》;要么沉郁悲凉,如《胡笳十八拍》;要么激越愤恨,如《广陵散》;要么活...

  • 平沙落雁

    和耘田的阿姨们说,我要拍照了。阿姨说,干活人累,拍了不好看。陆良讲,好的,干农活的阿姨越来越少,你们越来越吃香,年...

  • 平沙落雁

    1999年,我读二年级,那时候最为火爆的电视剧是吕颂贤版本的《笑傲江湖》。当时并不知道他叫吕颂贤,也不知道什么是T...

  • 平沙落雁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

  • 平沙落雁

    一、课堂记录 1、第一段散板,环境描写,大漠空旷,类似于良宵引开头处理 2、只有第二段入拍,节奏严谨工整,描写大雁...

  • 平沙落雁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潇湘八景》第一景的“平沙落雁”位于现今的衡阳市回雁峰。 “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琴曲《平沙落雁》浅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de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