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写随喜简书面面观每天写1000字
珠海杂忆(四)——平沙、甘蔗和白糖

珠海杂忆(四)——平沙、甘蔗和白糖

作者: 轩文斋 | 来源:发表于2019-04-17 18:38 被阅读162次

           

    珠海杂忆(四)——平沙、甘蔗和白糖

            第一次见到平沙这个词时,自然想起著名古琴曲《平沙落雁》,后来,也有不少文人想尽办法把平沙与《平沙落雁》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珠海平沙与古琴曲没有一毛钱关系。解放前,孖髻山脚下只有平塘和沙美两个自然村落。全国解放后,一九五二年,土改时,工作组取平塘和沙美两个自然村各一个字,组成平沙村。

            据史料记载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三日,以林智敏为首的十八个东莞、顺德青年干部来到平沙,筹建成立了“中山县国营平沙机械农场”,因平沙背山面海,地广人稀,农场从广东罗定、信宜和新兴等地招调了7000多名农工,开始围海造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又有上千名广州和韶关知青加入这支围海造田大军,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与天斗,与海斗,与台风斗,历经八次大规模围海造田工程,建成了18.75公里的防潮大堤。历经多年开涌疏河,排水垦荒,造田44万亩,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甘蔗种植基地之一。

            这里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围海改造而成的土地十分肥沃,肥沃到一开始不能直接种甘蔗,要先种几年杂草,让茂盛的杂草把盐分和不适合甘蔗生长的养分吸收散发后,才能大规模种植甘蔗。我当年看到的蔗林起伏,烟波浩渺的几十万亩蔗林绿海,是林智敏为头雁的十八只平沙大雁,带领成千上万农场干部职工,历经数十年艰苦奋斗的辉煌成果 。一九七八年,中越关系紧张时,大量越南华侨回国,平沙机械农场为国家安置了六千多名归国华侨,并因此升格为广东省平沙华侨农场。

            利用海边滩涂围海造田种植的甘蔗,含糖量很高,可以榨制高品质的黄糖和白糖。有了几十万亩含糖量很高的甘蔗,自然就有榨糖的工厂。于是,平沙农场的核心骨干企业——平沙糖厂应运而生,一个真正的农工商一体化综合性农场形成了。几十年来,为国家生产和榨制了大量的黄糖和白糖,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儿时记忆中,糖,不论是黄糖、白沙糖,还是糖精,都是十分珍贵的东西。那个时候的农村以黄(红)糖为主,极少人家有白糖。至于糖精,小时候吃过一两粒,那是小学同学从家里偷出来的,很小很小一粒,白色的,但却很甜很甜,甜过后,嘴巴里略微有点幸福的苦味。简书《过年往事(八)——上县城买黄糖》,已经祥细讲述我少年时代与黄糖的故事。

            记得第一次到平沙时,那天中午,我专门到平东大道旁边看过那一大片绿浪滚滚的甘蔗地,在平沙糖厂大门口,我驻足良久,心里一直想,那么多甘蔗,那么大的糖厂,应该可以榨很多很多黄糖啊,为什么小时候家里会买不到黄糖呢?

          “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结束后不久,当时平沙糖厂的财务科长曾经来我的住处做客,带来了一大包洁白洁白的白沙糖。那个时候,国家副食品供应市场已经放开,包括黄糖、白糖在内的副食品已经不用凭票供应。即使这样,这个财务科长带来的一大包白糖,也是我有生以来见到过的数量最多的白糖,不怕大家笑话,我当即用茶杯冲泡了一杯白糖水来品尝,那种略带清香的甜蜜,至今记忆犹新。

            就是在那天晚上,我第一次知道了平沙围海造田的艰苦奋斗历史,第一次知道了平沙有几十万亩甘蔗地,知道了电影《甜蜜的事业》曾经在这片甘蔗林里拍摄外景,知道了从甘蔗种植生长到砍伐到通过濠涌河沟运输网运到糖厂码头,然后开榨制糖的过程。后来的很多年,因工作关系,和很多种植甘蔗和榨糖的工人成为好朋友,也成为这片甜蜜的土地历经世事变迁的见证人之一。

            谨以此篇短文怀念平沙农场、平沙糖厂和那一大片绿浪滚滚的甘蔗地!

    珠海杂忆(四)——平沙、甘蔗和白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珠海杂忆(四)——平沙、甘蔗和白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bv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