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方医科大学
“霍金热”引发的思考

“霍金热”引发的思考

作者: 南方医科大学 | 来源:发表于2017-09-16 11:18 被阅读71次

                             

      霍金因在微博上向中国网友问好,一跃成为拥有200万粉丝的“网红”。众多网友瞬间变成宇宙爱好者,表现出了对于天文的极大爱好。

    “霍金热”的出现,很大部分由于“文化名人效应”。文化名人效应是指文化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霍金在中国已经有非常巨大的名声,若是在微博上向网友问好的是另外一位不甚在中国有名气的科学家,例如,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姆(用玻璃胶反复撕黏,分离出最小的碳原子——石墨烯)情况或许大为不同了。

      其次,粉丝众多,点赞数众多,这一“霍金热”现象,并不是指对于霍金的科学学说的学习与追捧。绝大部分粉丝,是抱有娱乐的心态,对于霍金出现在中国的微博上感到好奇而点赞的。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物理学爱好者,为霍金出现在微博上感到喜悦的呢?

      由此看来,“霍金热”并不是一个令人欣喜的中国民间科学繁荣的表象,相反,这种更倾向“娱乐化”的“霍金热”更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霍金热”引发的思考

      这种“名人热”并非只在中国的现代发生。回溯至17世纪启蒙时代的法国,中国儒家经典经过西方传教士的翻译被传入欧洲。在法国掀起一片“中国热”、“孔子热”。人们在沙龙中广泛地讨论、详细地研究中国的儒学,甚至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将儒家学说作为其自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热”在法国的出现是在人们详读过孔子的学说后出现的。反观今日的“霍金热”,“热”的原因并非是学说而是“霍金”的名声,如此,失去了以文化为本位的“霍金热”实难走远。倘若他日中国的微博上再来位有名的科学家,甚至是运动员、艺术家等等,又将变成“xx热”了。

      何况,“娱乐”的心态助推成的“霍金热”体现了中国当今“泛娱乐化”趋势的加重。尼尔·波兹曼在他的《娱乐至死》一书中写了关于“泛娱乐化”的概念——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们的政治、宗教、新闻···都成为了娱乐的附庸。而今,科学也不例外。人们将霍金的科学才能,物理成就置于一边,关注更多的是霍金的“渐冻症”、霍金的情史等等。在本已失去科学精神、一味追求功利化科学的当代,娱乐化再为科学抹上了一层灰暗的颜色。

      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仍有一部分是看到霍金后,再去研读有关方面的书籍,真正受“霍金热”影响的人。这固然是好的,然而在此意义上,“霍金热”便与先前因陈忠实去世,《白鹿原》大火的“文化热”无二了。人们评判、追捧书籍不以作品优劣、自我标准为量度,而是以书籍的销售量为尺度。这种随波逐流式的文学热必然会导致社会主流文化的式微与单质。

    “霍金热”引发的思考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霍金热”若稍加以调控,转变便能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良好助推器。

      微博作为当今主流媒体平台对于发布信息应承担主要调控责任,面对“霍金在微博上向中国网友问好”这一事件。微博平台应更多地推广有关霍金的科学成就、学说内容以加大加深人们对于霍金的认识,而不是单纯流于表面的无意义信息。并且在推广过程中,应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进行适当删减或简化,而不只是单将百度信息复制黏贴。

      其次则是广大网民的“自我救赎”。网民不同于人民,它是社会概念,它不仅是一个集体称谓,更是一个个意见终端,一个个具体的人。人们在网上接受、传播信息应具有独立思想与思考。而不是随波逐流。网上信息接收者,在应对一大波有关“霍金热”的新信息中应该去芜取精,去伪存真,接受有益的内容,而不是关注娱乐的花边新闻。而网上信息发布者,尤其是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知识分子,更应担任起启迪民智的重要责任,而不是潜心于自己学术的“一亩三分地”做一个自耕农。信息发布者应在网络上传播更多有关“霍金热”的学说解释等积极正面的内容。

      只有在信息平台、信息接收者、信息发布者这三者共同的努力下,对于“霍金热”中的精华才能像汤因比口中“穿透棱镜”的文化射线般“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朱嘉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霍金热”引发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ey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