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傻问题,只有不懂装懂的人

作者: 杨Y楊楊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12:10 被阅读0次

最近半个月时间每天都在看专栏,我尤其喜欢每周六的“答读者问”环节。这样不仅可以看到同学们各种独特的思考视角,而且老师的回答也尤其到位,收获颇丰。但是也产生了自己的一个感触:

为什么我就提不出这种好问题呢?

其实这类情况屡见不鲜,在公司里上级说:“有不懂的就问哈”;“好了,大家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吗?”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默不作声,或听懂了或正在思考。这时候能提出问题的人数总是很少甚至为零。为什么连提问都这么困难呢?难道听的人真的全部理解到位了么,只怕并非如此。这时候双方的沟通就出现问题了。

关于沟通的本质问题,其实是我们通过说话,即口述语言的表达来让听者明白我们脑子里想的意思。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说话者将脑子里的意思用文字描述出来。

2.文字变成发音,声音在空气中或者电话线中(包括移动通信的媒介中)传播,在收听方将声波变成我们耳朵里能够接受的信号,再通过听觉神经传到收听者的脑子里。

3.收听者将收听到的信号还原回讲话人的意思。

上述的第一个过程,其实和通信中的信息源编码过程是一致的,比如说发送一个邮件或者微信,发一个照片或者视频也好,计算机先要将它变成能够在通信系统中传播的编码,这就是编码的过程。

上述第二个过程虽然看起来有些复杂,其实都是信息在不同信道中传输的过程。

最后第三个过程,就是第一个过程的逆过程,即解码的过程。

编码—信道传输—解码,这就是一个标准的通信过程。开发软件或者做语音识别都是类似的等价问题,其实也包括写作。

说完关于沟通的原理,接下来说说沟通的方法。

沟通是双向的,而不仅仅是说话的一方向对方传播信息。所以很多时候自己以为对方听懂了,其实不然,这时候就要得到对方的确认,甚至得到行动上的反馈。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听者那一方也需要主动把说话者的意图搞清楚,而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提问题和复述

我自己深有感触。不会问问题的原因要么是没有深入思考过问题,要么就是怕问了所谓的“傻问题”,被别人嘲笑,“这么简单的问题你还要问?”,更怕被别人认为自己水平不行。

意思表达出去了但对方没能理解到位,这样其实是一种单向的沟通方式,而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要么事情最终做出来偏离了本意,要么直接就是做不出来,还得重新去请教。这样的方式对于沟通双方都会产生极大的成本,不仅之前讲的白费力气,而且还得要重新再来过。

敢于承认傻,是自信的表现

问题来了:那承认了自己傻要怎么在一群聪明人之间,自信的生存下去呢?

其实人总的来讲是过分自信,而不是过分自卑。人的自信应该来自于对自己的了解,而非虚张声势,那叫做自大,不是自信,甚至可以说是自卑。数学做不出来,怕别人说自己笨;读不懂诗词的人,怕被人说自己没有文学细胞。这些不是自信,恰恰是自卑的表现。

世界上没有傻问题。如果在生活中对于一件事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很容易被别人误导,而提问就是解惑的第一步。

在这里我想起了一位老师讲的一个例子。说国内有一种牛奶做广告,它里面包含一种人体所需的特殊蛋白质,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它比其他牛奶要好。这种牛奶还请了一些名人做广告,卖的又贵又好。有一天这位老师就想到了一个傻问题:那种被用来宣传的特殊蛋白质能被人体吸收么?

因为蛋白质在胃里要先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才会被吸收。那如果是这样,不管牛奶里添加了多么好的蛋白质都没有用啊。后来这位老师问了一位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是一所医学院)做教授的校友,人能否直接吸收蛋白质?这位教授明确的说:除了婴儿能吸收某些蛋白质外,其他人都办不到。

其实这家企业的牛奶也还是不错的,大家喝了还是很受益的,但是却要为没有用的东西多付那么多钱。事实上,如果有人能问一个傻问题,这冤枉钱就不用花了。

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想来觉得也很可笑。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类的事情特别多,只是我们怕被别人嘲笑,不敢做那个问傻问题的小男孩罢了。而我们在听讲座或者听课的时候,生怕周围的人嘲笑我们,因此有疑问也不敢问,久而久之,在我们的头脑里,就充满了一堆其实我们没有搞清楚的事情。积累的时间一长,我们就和那些头脑清醒的人拉开了差距。

在职场中,很多人对老板下达的任务没能听明白,却又不敢询问,特别是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简单问题。然后,就根据自己想当然的理解去揣摩老板的意图,最后做出来的结果根本不是老板想要的。

我自己曾经也一样觉得:“老是不停的问,显得自己很没有水平啊”。

其实最后是自己想偏了,人要做到真正的有水平,而不是显得有水平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关键是要把事情做成,我们的面子和虚荣心其实没那么重要。即使问了一些傻问题,被别人嘲笑,但是如果能给我们对知识的收获,以及对他人意图更好的理解,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同样,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被嘲笑了多少次并不重要,只要我们把事情做成了,之后那些嘲笑自然会烟消云散。相反,如果当时顾全了面子,但是因为沟通不顺畅把事情搞砸了,那些面子又有什么用呢?这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呀。

说到这里,那该如何培养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呢?

首先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傻问题,有不懂的尽管问就好了

其次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放过,要搞清楚原因。这也是在培养自己的好奇心;

再次,有些时候自己已经知道了一些事情,也要假装不知道,可以反问自己问题。比如说,“为什么视野和格局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很重要呢?”,这样可以锻炼自己问问题的习惯。

最后,在生活中要多观察细节方面的东西。

这里总结下本篇的内容:

1.有效的沟通必须是双向的。提问题,即便是傻问题,也要比自己“想当然的认为”或者不懂装懂要强得多。

2.在做事情的时候,目的性很重要,达到了目的才算是赢家。虽然在这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被人嘲笑,打击。良好的沟通是为了把事情做好。

3.不懂就要问。

不知道你对沟通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给我哦。

祝精进.

相关文章

  • 没有傻问题,只有不懂装懂的人

    最近半个月时间每天都在看专栏,我尤其喜欢每周六的“答读者问”环节。这样不仅可以看到同学们各种独特的思考视角,而且老...

  • 没有傻问题,只有不懂装懂的人

    我们都听过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觉得很可笑。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类的事情特别多,只是我们自己怕别人嘲笑,不敢做那个...

  • 随笔

    经常办不了事情,因为自己不懂装懂,无能,软弱,没有自信,不知道就说不清楚,不懂就行了,别不懂装懂,别装疯卖傻,别多...

  • 没有傻问题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关键是要把事情做成,我们的面子和虚荣心其实不那么重要。即便不小心问了一些傻问题,被同伴笑话,但...

  • 没有最傻,只有更傻

    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坐公交车坐反了不算什么,误以为自己坐反了然后真的坐反了才是最傻的(微笑)。

  • 傻白甜没有最傻,只有更傻!

    欧阳娜娜和陈学冬主演郭敬民导演的电视剧《是!尚先生》,小编看了几集,女主不是傻白甜?不,她是比唐嫣还傻白甜的傻白甜...

  • 谈谈(十二)|断指禅

    心里有底的人,是以‘不变’,回应万变;而,没底的人,则正相反,所谓,不懂装懂,亦复如是。----李率 不懂装懂的人...

  • 收藏几句

    今日看到几句鸡汤,作收藏~ 评价事情和问题的时候,不要不懂装懂。不懂的人以后可能会找你理解这类问题,懂的人可能当面...

  • 只有笨父母,没有傻孩子

    我们家两个熊孩子,大的八岁,小的六岁。两个猴精猴精的男孩。可能在普世价值观里他们未必是最优秀的。他们给我带...

  • 不懂-不懂装懂-真懂

    在懂这个问题上,可以按:不懂-不懂装懂/似懂非懂-真懂,几个认识阶段来把握。 不懂装懂和似懂非懂的区别是态度上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有傻问题,只有不懂装懂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hz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