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搬家,趁着这个时间,扔掉了大把的衣服、鞋子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用穿很久,之前也犹豫过很多次要不要扔的东西,最后还是默默的处理了。由此感叹,那些自己觉得“也许还会再穿的吧”的东西,其实压根就再也没有上身过第二次;“下雨天还能穿一次再扔掉”的鞋子,下雨天只会把脚弄的一塌糊涂;“这个小东西也许什么时候用得上”,别欺骗自己了,你压根就不会再把它拿出来作摆设。
有些东西,留恋的也许真的只是自己的心情,而并非物体的本身。
于是想起了之前看过的《断舍离》。
断舍离开创了一种新式的生活模式最初是在13年出版的,然后在那之后也算是刮起了一阵风潮,作者比较偏极简主义的风格也算在新的生活方式中给到了大家一股“放下执念”的感觉,让很多人在阅读后,都产生了“我要扔掉过去的种种,重新来过”的平和感。
那是不是真的会有重新来过的感觉呢?在这次搬家的过程中,我觉得的确是会有的。我平时就是一个不喜欢囤积物品的人,基本衣服是丢一件才会买一件,鞋子亦然,但是在杂货上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喜欢买一些不算太有用但是颜值很高的东西,使用过几次之后,发现不是那么的好用,就搁置了。这次整理的时候,就会发现真的有好几箱的小物品啊,于是一个一个挖出来整理,并且80%的东西都扔了。
断行、舍行、离行要说心痛么?毕竟想到那些东西也是自己当年花钱购买来的,肯定还是心疼的,但是想起另一本书《小家,越住越大》上也有类似的观念:你为了放置这些舍不得扔掉又毫无用处的东西,你怎么没有想过买来房子的每一个平方都贵上很多呢?如此一来,就想着本来房子也不算太大了,还是应该放有用的东西,就真的“冷血”的处理了所有杂物。在清空了那些东西之后,神清气爽。
呵,人真是神奇的生物啊,明明之前是自己买的东西,现在扔了反而觉得很踏实。也许的确是执念太多吧。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美国有一个家庭,因为父母都是环保主义者,所以家庭生活基本以“减少污染”为主,尽量减少各种生活垃圾,然后在贯彻这个模式之后,他们真的在一年全家人(还有三个孩子)只产生了一个空玻璃瓶的垃圾,其他都自行消化掉了。他们避免了所有的塑料袋,去商场购买以自带瓶子和布袋为主,不浪费任何厨房垃圾,都能当做草地的肥料。基本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能塞进一个行李箱。在父母的影响下,三个孩子也基本过着非常环保的生活,而且形成习惯之后,他们表示并不会觉得这样子的生活有多少的不方便,反而乐在其中。这样一想,也许生活的确没有需要那么多的东西。
断舍离是让我们重新思考了我们与物的关系书的主旨是提出了这个概念,然后对生活、心情以及思维进行了一些阐述,分析了人类和物体(即欲望)之间的关系,表示其实生活本身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多,而是因为欲望,才购置了很多的物品,在断舍离的过程中,清理的不仅仅是物品本身,更是你人生无穷尽的欲望。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停下来,看看饱和的自己,清空下自己的身外之物和冗余的思想,然后从零开始的继续往前走,我想,这个就是断舍离传达给人们的含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