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因为什么?
有家人有孩子啊,他们需要你养呢
有朋友呀,没了你气氛活跃不起来哈
有工作,你离开了,这摊子事领导上哪找个人有你了解。
有房贷车贷,每个月还得定期还钱呢
你看,生活上有这事那事找你,都需要你来处理,你问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解决问题,为了在一个个问题中发现自己的价值,知道我是被需要的。
活着是因为什么?因为我是被需要的。

李咏去世,很多人都在悼念,怀念他,在朋友圈各种发他的一生事迹。恰巧我也是在拜读他的《咏远有李》这本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挺像那花生豆,煮煮很可口,炒炒更香脆。有谁想过花生豆在花生壳里呆得多郁闷?好不容易被剥开,挺舒服,终于见空气了,哪知没敞亮多会儿,又被一张巨口吞掉,直到变成肥料,又泼到地里,接着种花生。永无出头之日,它也想不通啊。李咏从《幸运52》到《非常6+1》,再到《梦想中国》、《咏乐汇》。在创作的过程中,台里支持他各种创新的想法,同时他也一直站在大众的角度去说话,每一次对大众的支持,就会回馈给他更多人的支持。禁止出租车司机在大街上鸣笛,他出面为司机们说话,道出鸣笛的合理性,司机们列队击掌“啪啪啪——啪啪啪”的感谢他。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他坚定了主持节目的类型,要坚持做群众的节目。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台里对其要求变多,他主持的内容加上了限制,同时收视率也发生了变化,让他萌生了要退出CCTV的想法。发出了“我的处境十分尴尬,又让我撒开了欢儿地跑,又给我使绊子”的感慨。
你看,被需要的时候,整个人都处在一种自信上升的状态,当有一天,大家将目光聚集在其他地方的时候,你的存在就会被忽略,对你严格要求,就会有想要退出的想法。
可以这么理解,价值感是通过被需求实现的。

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有一期,演了一个情节,一个妈妈刚从姥姥家回来,回到家发现家里大变样,房子整理的干干净净,花也浇了,晾的衣服收了,饭也做了,之前什么也不会的两个儿子把家里整理的很棒,妈妈整个人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本该高兴的事却怎么也笑不起来。聪敏的儿子发现妈妈的情况后,故意烫伤手,弄乱衣柜,把饭弄咸。这个时候妈妈好像又活过来了,一边唠叨着儿子一边忙活儿起来,整个人仿佛荣光焕发一样。
因为被需要,才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可以这么理解吧。
其实,被需要是种感觉,到底为什么活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标准,我只是提供了一种观点,正真的答案是自己判断的。所以,我有被需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