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儿子班级组织去附近敬老院看望老人,也是增加孩子对社会养老及老年人生活的一种了解。
30几个孩子10多个家长分组分楼层零距离与老人聊天,表演节目,贴福字,贴窗花,春节是我们国家最隆重的节日,很多老人盼回家的心情溢于言表,家,对每一个人都无比重要,即使家里没有这里暖和,也没有这么周到的侍侯务工人员,但家就是家,冷也要回去,因为有亲人,有乡邻。
亲情是斩不断的情感和依恋,有些长期卧床的老人,虽然得到了很好的照料,但他们日思夜念的,是他们在那缺衣少食的贫穷年代,千辛万苦拉扯大的儿女,更有他们隔辈更亲更依恋的孙辈。
如今,大多孙辈们也已成人,但他们各有各的忙。也有的虽兄弟姊妹过得都红红火火,但互相推委,床前百日后孝心很难持续,也就乐的把老人送到这里,凑点钱来个清净,各过各的幸福小日子。
有位大妈,精神状态不错,拉着手不撒开,就这些孩子们是几年级的问题,十多分钟问了将近十遍,完全是复制粘贴的程序。孩子们唱了几首近似国歌的老曲儿,老人都会打着拍子跟唱,还唱的声情并藏,几首结束准备撤了,老人着急喊,别走别走,再来一首。
有孩子们在,满屋活力,孩子们来之前的安静荡然无存,但每个人都知道,那安静马上会回来。
就像另一位老人,面对家有几辆豪车的儿子们,一直愤怒的嘟嘟的: 我不理解,我就是不能理解,为什么成天答应来看我,就是不见他们的影子…而对照顾他的护工们良言相劝: 要理解儿女们也有的难处的话,充而不闻,仍然愤怒的瞪着眼睛: 我不理解,就是不理解…
我也有不太理解的地方,父母放在这里,当然是丰衣足食,得到了极好的照料,但面对自己天天疼爱有加的孩子,你有没有怀念过你的儿时光阴,母亲的怀抱,父亲的背影…孩孑不见了疼大了自己的爷爷奶奶,长大后他们对“孝”字怎么跟他们的孩子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