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野圭吾-《信》犯罪者家属的生存状态

东野圭吾-《信》犯罪者家属的生存状态

作者: 河水建志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7:06 被阅读0次

           东野圭吾的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犯罪者家属怎样面对社会的问题。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我自然是没有受到这种问题的困扰。在真实生活中,还是很容易碰到犯罪者家属。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们这里的社会结构是由很多户人家组成一个院落,在这一个院落里大家都很熟悉,通常大家都是一个姓。如果追溯到上几代人,那么甚至这一个院落里大家都是亲戚。就是在这样一个院落里有一个孤独的老人是犯罪者家属,说起来她的身世很悲惨,丈夫早逝,自己独自拉扯大几个孩子,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很不幸的是两个儿子不争气,混入了黑社会,大儿子犯罪坐牢,小儿子无所事事,和黑社会的人混在一起。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这个老人会面对什么样的社会压力,我只是觉得她真的很可怜。由于她的儿子也和我不是一代人,不会出现任何交集,所以从小到大家里人也没给我说过要远离她们家这样的话。在实际生活中,我也没感到她们家被院落里的人疏离的情况,在农闲的时候,她们家甚至是院落里的社交中心,大家会聚到她们家闲聊。现在仔细想想,当然没这么简单,比如大家在闲聊时肯定不会涉及到她儿子的情况。就像书里描述的那样,对待犯罪者家属的异样就是在细微的地方。也许社会并没有有意去歧视犯罪者家属,甚至会特意的关心犯罪者家属,但是就是这些不自然的相处模式会让犯罪者家属感受到不自在。

           就是因为我身边有这样的例子,犯罪者家属在与社会的交际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我就觉得犯罪者和犯罪者家属是独立的,它们不会产生影响,社会也不会歧视犯罪者家属。

           在《信》这本书里描述了抢劫杀人犯的弟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歧视。在学校里受到了同学的有意疏离,在餐馆打工时客人也不能接受杀人犯的家属为他们服务,在交女朋友时也因为暴露了自己杀人犯家属的身份最终无赖分手。当自己的女儿出生后,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也开始被歧视。不知在日本社会中是否真的存在对犯罪者家属这么强烈的歧视。我想当面对犯罪者家属有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影响时,不自然疏离的情况在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当读到主人公在交女朋友和后来自己的女儿遇到的困境时,让我真正意识到作为犯罪者家属在社会生活中是会受到歧视的。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在找工作时可能不会受到那么大的歧视,如果你有胜任一份工作的能力,那么老板自然会招聘你,而不太在乎你的家庭背景,公司招聘员工就是为了给公司创造收益。而在交女朋友这件事上面,显然对方的父母也会非常在意他女儿男朋友的家庭背景,毕竟在这件事上牵连到了两个家庭。

           主人公面对这些困境时,最初采取的办法是隐瞒自己犯罪者家属的身份,但是每次暴露之后招致了更严重的后果。后来主人公决定勇敢的面对自己的这一身份,可是这样给自己的女儿招来了被歧视的场面。不得已,主人公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和杀人犯哥哥断绝关系,辞去工作,选择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

           在看到主人公的挣扎时,让我不由得想到底要怎样做才能被这个社会接纳,平等的和大家相处。难道勇敢承认自己是犯罪者家属,坦坦荡荡做人还不行吗?主人公工作公司的社长对他的谈话很好解答了我的疑问,犯罪者犯罪坐牢,牵连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他的家属也会牵涉其中。社会对犯罪者家属的歧视也是犯罪者所需要承受的代价,犯罪者杀人,破坏的不仅仅是受害者的家庭,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家庭。作为犯罪者家属,在熟人社会里根本不可能平等的被对待,只能选择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

        看完这本书,让我觉得在一个家庭中出现了罪犯真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我想在我国的社会环境中,出现了这样的事情,犯罪者家属没必要特意强调自己的这一身份,坦坦荡荡做人,在大城市这一陌生人的社会中生活也没有那么艰难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野圭吾-《信》犯罪者家属的生存状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n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