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春节一过,立春就来了,也是一年立志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制定这一年的蓝图规划,我也报名了规划课程,上了规划课才知道,如同麦子(规划课的老师)所说的:
一年当中最初制定计划的人有50%,可是最后实现的可能就只有8%,原因是什么,其一是很多人制定了难以完成的任务,没有可执行性;
其二是没有具体分解到执行和复盘的阶段,只有大口号,没有实际行动。

所以好的开始也需要有好的方法,这也是我为何认真学习规划的原因。曾经以为很懂精力管理和时间规划,也开了几场线下的课程,可是慢慢发现实践过程中制定了规划,却总是完成不了。
麦子老师的课程给了我很大的收获。反思复盘之后才清楚——我不是不懂得方法,而是没有用好方法。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方法的重要性。
春生夏长,春天来了,气温回暖,相信病毒会慢慢减少,疫情会得到控制,武汉获得新生,国人的团结抗疫,最终会获得圆满的成功。
在这非常时期,也有很多心理平台开通了咨询在线,同时也发表了很多的文章来平缓人心,毕竟这个时候的人们内心有着很多的恐惧和焦虑,及时加以疏导,会给予他们心灵上很大的帮助和疗愈。
最近在审稿的过程中,很感动于一些作者为武汉祈福,为在一线的医务人员鼓励打气的文章。他们用最真实的文字表达内在的敬佩和感恩。
有些感情有些链接,当我们沉静下来去感受的时候,才会有所体会。你不是他,你很难理解他的所思所想。
曾经看过的《釜山行》里的那对老姐妹,他们的感情深似海,当妹妹眼睁睁地看着姐姐被僵尸咬后即将变成丧尸时,她无力地打开关住僵尸的门,让自己也同姐姐一起变成丧尸,而全然忘记一同车上人的安危。
很多人不理解了,很多人愤怒了,她怎么可以这么自私,这么无情。
其实,认真解读她的行为——这是一段丧尸之路,同时也是一段丧失之行,她丧失了重要他人,瞬间切断了和姐姐的所有感情链接——共生的状态(共生就如同婴儿与母亲的一种亲密关系,婴儿无法独立生存,必须和母亲在一起才可以生存。)
而此时的妹妹,一时之间接受不了姐姐离去的现实,看到姐姐似乎召唤的眼神,退行到曾经的婴儿状态,心里仿佛在说——离开了母亲(指姐姐),我不能活,那么我就选择和她一起去吧。她来不及哀伤,来不及痛苦,她只想跟着姐姐离开。
所以当你无法理解她的感受时,你会有很多的质疑——她怎么可以不管其他人死活,是疯了吗?

很多时候不是只有你知不知道他的快乐与否,当你没有设身处地去体验和经历时,你也不会懂得她的悲痛和无助是如何而来的,如何进行的。
而当你的感受和潜意识的提醒被看见之后,你就会突然觉得坦然接受了很多。
比如曾老师课程里被邀请的女嘉宾说过这么这么一个案例:她非常害怕和女人单独在一起,使她感觉总得找个话题来讲,否则心里就会一直惴惴不安。
曾老师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释是因为这个女嘉宾潜意识里对他人有攻击性,也就是有敌意,她自身的安全感降低,而她把这份敌意投射到了对方身上,导致她想要用话题来防御自己的这份攻击性。
当曾老师分析完这个过程的时候,女嘉宾长舒了一口气,表示很放松,而且特别地坦然。

这就是看见的力量,因为曾老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句“安全感不足”来解释过程,相反的是他的那份深度地“看见”,不是表象地去解读,而是带着心的眼睛去分析和理解。
全然地包容,全然地理解,由此,女嘉宾也感受到全然地被接受。就如同当孩子愤怒或者悲伤的时候,他可能不愿意你任何言语的安慰,仅仅只是一个拥抱,一种抱持的状态,就足以给他“看见”的力量。
因为这份力量很简单纯粹——就是爱的诠释,而爱本自具足,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回自己,只得按照世俗的要求,父母的要求去带面具,装作他们喜欢的“自己”,矫揉造作,可是往往我们并没有觉察到。

不停地拿着各种防御来保护自己不被伤害。回到攻击性,他往往是一种渴望链接,用来保护自己的方式。防御有时候仅仅就是保护自己的方法,并不一定就是那么可怕的。
最近学习的《养育好情商的男孩》里关于攻击性有这样的描述:
男孩的攻击性往往来自防御,而不是进攻或者掠夺。当他觉察到威胁,或者内心感到沮丧、失望的时候,才会拿出攻击的架势。有些人认为,暴力男孩之所以暴力,是因为雄性激素太过旺盛。但并不是这样,他们其实很脆弱,感到自己被逼入死角了,为了保全自己才放手一搏。
愿新的一年里,给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包容,一切自然就会逐渐安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