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最初出现在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电影海报的标语,也许是对鸡汤文最生动的诠释,它让很多人懂得鸡汤好喝却有毒。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大多数网络上流行的的心灵鸡汤文让很多人当时看的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蠢蠢欲动,然而却并没有什么卵用吗?
答案。待会告诉你。
先说下,我们如何分辨和拒绝那些让你觉得美好,极大的调动起了我们情感,却经不起推敲的观点、文章。
最有效的方法是:你应该学习下逻辑学。
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是一门发现真相并将其从谬误中分离出来的学问。
生活中我们夸一个人无论是想问题还是说话逻辑性都很强,那这个就具备了清晰高效思考的能力。相反,很多人很聪明做事情也很有效率,你要让TA发表下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却总是给人一种不得要领的感觉。这其实就是逻辑学没学好。
逻辑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是我们思考、分析、解决很多问题的思维武器,我们很多人上大学其实都多多少少学过逻辑学,却因为对逻辑学的认识不足和逻辑学这门课里一些专业术语和象征性符号的反感没有学好这么课,更别提把逻辑思考的能力主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可是学好逻辑,不仅能给你带来一种智识上的满足感,也是你进行实践工作中总的指导思想,比如,写文章、做律师、制药就跟逻辑有关。
实际上,现代社会逻辑学是一个人具备良好教育的真正支柱。
那些在学校里,因为没有意识到逻辑的重要性或者被逻辑学里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很多的象征性符号惊吓而没有学好的小伙伴们,应该如何像我一样不放弃治疗学习逻辑学呢?从选择一本“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的逻辑学书籍上路……
D.Q.麦克伦尼的《简单逻辑学》就是这样一本书。该书是逻辑学科普入门畅销书。被香港中文大学奉为40本英文经典之一,被哈佛大学校内书店视为皇冠书籍。麦克伦尼的目标是写一本现实应用指南,以尽可能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用显而易见的事实为例子,为读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让每个人尽可能合乎逻辑的思考。推荐大家阅读。
鸡汤文为什么有毒?
让我们回到题目:为什么鸡汤文有毒?因为本质上,我们是否接受一个观点、一个结论的依据只有一个,就是它是否揭示了事物的真相,是否是正确的,而非这些观点、结论让我们觉得美好,激发了我们情感。鸡汤文有毒就在于这些文章以使用大量情感性的描述,在没有进行任何有效逻辑论证的情前提下,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情感暗示,进而让读者产生情感认同,却没有正确性可言。这些文章大多是作者本身的一些个体经验和人生感悟,而这些写作者很多并不具有科学论证一个论点的能力,最重要的这些人写这些东西更多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宣泄和表达,根本不会问自己,我写的东西是否真实的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否经得起考验?所以这些鸡汤文根本不具有什么人生指导意义。有些文章甚至传达了错误的观念、知识,不仅没让我们过好人生,反而走错了路,失去了所谓的美好人生。
所以,正确思考的前提是学好逻辑。现代复杂社会,学会合乎逻辑的看问题、解决问题,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必备生存技能。
永远不要直接调动人们的情感,要努力使人们自己发现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