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预计10分钟
前段时间有篇叫《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被拉大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身处同样的时代,有些人走得很快,你还是按原来的步伐走,差距自然而然的被拉大。
差距背后的本质是思想与行动的距离。那么,在当下,我们如何才能快速成长?
1 信息的思考
在信息的海洋中,我们是做信息的奴隶还是做信息的主人?信息对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它的价值不言而喻。信息,就相当于我们的一双眼睛,看见未来。当我们一天没有看到信息,而别人看到很多信息时,我们的内心不免会产生焦虑。
当下,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每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不禁感叹,当今一天信息产生的速度和数量,一个人花费一生的时间估计也看不完。
曾经有位新媒体的编辑,每天的工作在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关注了一千个博主、几百个公众号。坐在办公室,每时每刻都盯着屏幕,刷着空间、朋友圈,逛着微博、知乎、看公众号的文章。生怕错过某个热点。
这位编辑是幸福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福的是因为只用关注信息源和收集整理信息。不幸的是成为了信息的奴隶。
或许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也会走进这样一个怪圈,过分看重信息的作用,从而花费大量时间在某些获取信息的渠道上,成为了信息的奴隶。没有看到信息背后真正隐含的东西,感叹别人知道的比自己多,从而产生焦虑。
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我们思考的过程。
信息的本质是一种输入。人的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当过多的信息输入,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时,它就会变成一种冗余的垃圾,干扰我们的认知体系,很难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判别。
我们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只有把信息内化,然后输出,才能够真正的成为信息的主人。
当下,人人都是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的许多文章,各行各业的大V,传播着有相同的或者不同的价值观,似乎每个人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大部分人对于公众号的打开方式就在于喜欢的那几个,而文章传播出来的思想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
当下,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批判性思维。对于许多东西的思考只停留在表面,简单的对某类现象或者问题,评论对错。
这与我们的视角有关,多看书,增加知识的广度;多关注不同的领域,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多维度看问题,从而得到成长。
2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是当下想要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
有人说,成功没有捷径。但是有一条路是捷径,走的人很少,或者说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停下来了,那就是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的路。
微博上曾有一个博主,发过一段这样的话:有人说,当你玩着王者荣耀,吃着鸡,刷着朋友圈,看着抖音的时候,背后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在费尽心思让这些产品更具有黏性,他们的目的就是一个:毁掉你的自律。只要毁掉你的自律,你就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些东西,当然你也会心甘情愿奉上你的金钱。 不仅是抖音,但凡涉及到流量、算法推荐的软件,都在利用大数据掏空你的时间。长期沉迷于这种娱乐至死的产物,等脱离精神鸦片后,长此以往留下的只是空虚。每一天短暂的舒适,都在透支未来。
当你每天都做这样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你会形成了一个习惯,对于这些行为习以为常,就会很难改变这种状态。当你突然醒悟自己在这上面花费了大量时间,你想要停止它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你会发现,自己的专注力不够,很难着手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或许这是当下许多青年人的一个缩影,沉迷于各种有趣的应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又没能够得到实实在在得成长,这是最可怕的。有人说,得到了放松、得到了开心和愉悦。在此,我只是想让你得到一些思考。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慢慢被毁掉了,是因为缺乏了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是一种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来培养这种能力。
给自己一个固定的时间专注于某件事情,比如说规定用45分钟记单词,那么这个时间段就停止手上的其它工作,开始记单词,把一些干扰我们的东西,比如说手机放进包里。或许这个改变在最初是困难的、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煎熬,在记单词中,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的专注力曲线慢慢的下降,此刻脑海中里不免会浮现许多充满诱惑的东西。
改变的过程总是困难的,当你走出了第一步,才会发现一切充满可能。
如果你觉得通过培养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得到了成长,那么它就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3经历然后成长
只以目标为导向的人生,会走得太累。
我们的身边有一些人,有着坚定的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在这个追寻目标的途中,他们害怕自己的努力会白费,很难去面对失败。
我们如果只以目标为导向,就会失去了主动性,所付出的代价是走一条更远的路。
在新生的入学适应性讲座上,一位学姐分享她在大学里的一些感悟:我们需要不断去学习和经历来充实自己,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或许你会有许多别人看不见的热泪与汗水,你默默追寻着,并不见得别人一定会给你送来鲜花与掌声,但是这个过程和经历才是最重要的,幸福和快乐才是终点。
除了学习之外,她积极参与学校以及社团的各类活动。有人说:你做这么多不累吗?她说:仅仅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从中体会参与的乐趣,结果反而是次要的。
这个世界上,以学习和经历为导向的人已经不多了,更何况还要面对实成功的诱惑。
这位学姐在大学里,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拿了各类大大小小的奖。用经历去给自己前行铺路的人,总会走得更快。
在大学里,不要做一个只会学习的人,要做一个会学习的人,多去经历一些,拓宽视野、总结经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让自己快速成长。
有人说想要快速成长,就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接触新的事物、尝试做一些新的事情。
当你不明白,什么是舒适区时,盲目的去做一些看似很有意义的事情都是徒劳。
舒适区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舒适区,又称为心理舒适区。
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
例如,习惯了右手刷牙的人,让他用左手刷牙,他会很不舒服。如果他是使用右手写字的人,请他用左手写字,他也会不适应。也就是说,在他的心理舒适区内,他只能使用右手刷牙、右手写字。
此刻,用右手刷牙就是一个舒适区,用左手刷牙就是一个恐慌区。如过把恐慌区变成舒适区,过程是疼痛的,当你把它转变成舒适区之后,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想要快速成长,你要不断的构建你的舒适区,或者说把恐慌区变成舒适区。
《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里,作者提出我们为什么不进步,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地除外在“舒适区”看待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自尊上的认可。
然而,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 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 “舒适区”越变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区” 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
然而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够抵挡住外界的诱惑,成长为你想要的样子。
人的改变是需要契机,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得到启发,或者遇到某篇好的文章。但这种机会是非常小的,因为改变的本质还是在于你个人过去知识体系的构建、认知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方式的积累,把这一系列串联起来,是你改变的灵感来源,当你相通了一些东西,改变也伴随之来临。
快速成长的背后,是明白什么是舒适区,然后怎样去改变。
4人生需要规划
记得有一次,在选修课上,老师曾在班里做了一个这样的调查。请对自己大学四年有具体规划的同学举手,一个六十几人的教室,举手的人寥寥无几。
其实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规划,只是坚定按着自己规划走的人很少而已。
我们在许多时候,似乎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奔跑。每天过着相似的日子,日复一日,形成了一个循环。诚然,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并没有错,但是在这疲惫的生活中,你活成了你心目中的英雄了吗?
我观察过周围一些在某个领域有着自己特长的同学。除了专注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步一个脚印,按着自己的计划去走。
打篮球打的好的同学,每次去球场都给自己一个小任务,今天练习哪个动作、下次练习哪个动作。
英语学习不错的同学,明白循序渐进的道理。记单词、做阅读、练听力、说口语、复习等工序都安排好了时间,不会错乱,忙着这个而忘了那个。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没有人能一口气成为一个语言上的高手。
你所看见的成功背后,看不见的是暗地里的那些悲喜的情绪波澜以及艰辛苦辣。
规划事情虽小,但能让人受益匪浅。
我们都在谈规划,其实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它隐含在我们生活的大小事情当中,想做好规划不难,难的是不知如何去行动。
当你不知如何行动时,你不妨尝试一下。如何规划看完一本书,或者说学习、复习某一门课程。当你真正去做了,看看你的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差别的大小。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有些人走得很快,有些人走得很慢。成长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学习和经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认识和突破自己。
如何快速成长,本文不是教你方法论,而是给你一些启发。如果你受到了启发,那么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价值。我是木杨夏子,是一个想要和你一同成长的人。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那就给我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