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人生的竞争也一样,输赢是常事,我们既要赢得下,也要输得起。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赢了会很高兴,干劲十足,一旦某次比赛或考试成绩不理想,常常会灰心丧气,毫无斗志,有些甚至从此一蹶不振。
为什么会输不起呢?首先要从父母自己身上找原因:
过度表扬,导致孩子错误归因;
其实人性最深层次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当然,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也喜欢被赞扬,得到大人的认可。所以,父母对于孩子从来都不会吝啬赞美。但是有些父母只会泛泛的表扬,只会说:你真棒,你好聪明等等,表扬完了孩子还不知道因为啥被表扬了,这样容易把孩子捧得太高,潜移默化会让孩子觉得只有他可以赢,只有他才配得到赞扬。孩子对自己产生不客观的认知,过于高估自己。当达不到自己的要求的时候,就会情绪暴躁,甚至失控。
父母过度强调赢;
父母过度强调赢,会让孩子害怕输。孩子因为害怕输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以至于暴躁,所以失控。尤其是父母比较强势,小孩子会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恐惧不被父母接受,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不爱他们。所以才会那么执着于“赢”。
父母的评价标准错误;
有些父母唯成绩论,把考试成绩看的太重,认为成绩好的就是好孩子,成绩差了就是没努力,导致孩子也是把成绩看的很重,一旦某次考差了就会灰心丧气,殊不知父母应该把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习惯作为最重要的事;把成绩看的太重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一旦孩子对学习没兴趣了,上大学后基本就不会在学习了,无论考上多好的大学,后面都会再无寸进,相反如果对学习有兴趣,持续学习,早晚都会有所成就。

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输得起呢?首先我们要无条件的爱孩子,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不是因为孩子够聪明够优秀,父母才爱他。而是要让孩子知道,就算他有缺点,有不足的地方,爸妈依旧爱他。这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觉得安心,不会因为害怕自己输了,爸妈就不喜欢他了而产生的焦虑。其次父母要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决定对孩子的态度,让孩子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否则孩子则整天担心父母发脾气,战战兢兢的,缺乏安全感,自然也不敢输;第三要让孩子注重过程,不要太在意结果,因上努力,果上随缘,重点在事后的复盘和反思,分析得失。
每个人都会想赢,有人赢就会有人输,让孩子知道输赢是兵家常事。只有“输得起”,调整好心态,敢于正视自己的失败,接受自己的不足,才能在未来披荆斩棘。孩子“输得起”,在未来的人生才会赢得更加精彩。
愿每位父母自己能够输得起,同时能给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和信心,让孩子知道,比赢更重要的是学会“输得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