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买来还是租来的房子里,生活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完成一天的工作,看到的可能是6点、8点、10点、12点的东莞。
最开心的是,看到自己小小的窝,亮着暖暖的灯。
据测算,2018年东莞将有57个纯新楼盘入市,又将成为无数莞人的家。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这暖暖的背后,还有一群叫“智能楼宇管理师”的人,在为你打造舒服的小窝。
我们采访了一位智能楼宇管理师姚创成,给你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01 从农村娃到“一哥”
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娃”,
他是没有背景的“专科生”,
他是国家级的“技术能手”,
他是高端人才的“培训师”
……
从农村娃逆袭为国家级的技术人才,获得全国智能楼宇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姚创成实现了东莞本土培育的技能人才首个国赛一等奖的“零”的突破。
有媒体将他称为智能楼宇安装技术“一哥”。
11年前,他是一个“一毕业就失业”的农村娃,只有中专学历。
为了找工作,姚创成每天早出晚归,东奔西跑,有时一天也吃不上一口热饭。
很多同学说东莞制造业发达,工作机会多,他就来到了东莞。某天,他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突然眼前一亮,看到有公司在招聘有关“智能楼宇”的岗位。
什么是智能楼宇?没听说过。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姚创成提交了简历。
第二天面试通过后,公司通知可以上班了。
一切快得像场梦!
02 关于楼宇的一切我都知道
姚创成很珍惜这份工作,像救命稻草一样抓在手里。
“智能楼宇管理师”,很多外行人一听:哦,管房子的吧,神气得很!
但只有内行才知道,要做好这个“管理师”的艰辛。
从建筑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到消防系统的管理和运行值机,再到综合布线等系统的安装、测试、设计、管理、维护……
每个环节都需要亲力亲为,需要全方位了解各个结构部位,一点也马虎不得。
无论是照明系统,还是消防系统,对于各个部件、线路、指示灯、操作按钮,姚创成均了然于胸。他还能编写程序,让这个智能系统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工作。
姚创成的强项是消防系统安装,“从0开始,到安装调试完成,我只需要50分钟。”
楼宇服务经常会到晚上9点才能下班,下班以后姚创成还会学习到夜深。
刚工作那段时间,他成了一本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逮住同事就问个不停,问到同事烦了他。可他依然不耻下问,直到把所有疑问都问得门儿清。
03 人生没有白熬的夜
刚进公司时,姚创成就像个愣头青,莽撞迷茫。他说自己领悟差,因此花费十倍百倍的精力去学习。
一开始,姚创成还是做流水线工人。“那时每个月工资只有800元,组装、焊接、集成线路都要亲手做。为了一个大订单,天天从早上干到晚上12点,下了班脑袋里还是车间的嗡嗡声。”
吃过苦的人,更懂得珍惜机会的到来。那时候,在公司的一个大项目中,公司委以重任。为了赶上进度,姚创成经常加班熬夜,经常饿到胃疼了,才发现又过了吃饭的时间。
但他依然坚持下来了,以一腔孤勇,万分热情。项目一炮打响,合作双方都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表达了满意。
项目结束第二天,他继续以百分百的精力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
在这种工作强度下,姚创成为了增强个人业务能力,还挤出时间自考华南理工大学,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
同事说他:老姚,不必这么拼。
姚创成笑笑,不做声。
因为他心里明白,人生不能得过且过,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7年,姚创成备足力量参加中国技能大赛——“亚龙杯”全国智能楼宇和电梯安装维修职业技能竞赛。
为了这个比赛,他筹备半年,与队友不断磨合钻研,调整了一次次技术的失误,破解了一个个棘手的难题。最终他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荣获职工组一等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的光荣称号。
04 一个不会讲课的智能楼宇管理师不是好老师
十年间,姚创成从基层打杂到智能楼宇“全国技术能手”,工资从800到8000再到上万,他付出的不止是时间,更多的是热爱。
对业务钻研的热爱蔓延到生活中,就是把智能楼宇系统运用到自己家中。
一进家门,客厅窗帘就可以自动打开。
到了睡觉时间,卧室灯会自动灭掉,到了起床时间,又会自动亮灯。
对业务钻研的热爱蔓延到工作中,就是怎样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智能楼宇管理师”。
2016年,姚创成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个转折点,那就是走上讲台。
他转战到了东莞高训中心,成为了一名维管技术培训师,并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一批又一批年轻人。
他把自己十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向东莞的物业小区,输送了300多个优秀的“智能楼宇管理师”。
他们可能背着工具包,在你出门时悄悄修好了有故障的电梯。
他们可能对你家比你还烂熟于心,知道每一条网线、电线、消防管道的走向。
他们就在你身边,和你一起营造一个,温暖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