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第二章 思维模式解析》
P20成功的意义:学习的结果还是智力的证明
杰出的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 Benjamin Barber)曾经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究竟是什么把一部分人变成了不好学者?每个人在刚出生时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婴儿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他们学习的并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人生中最难的任务,比如走路和说话。他们从来不会说太难了,或者说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者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他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
是什么让这种生机勃勃的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一旦孩子们开始有能力评估自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变得对挑战有畏惧,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我研究过成千上万学龄前儿童,发现会拒绝学习机会的孩子数量多得惊人。
我们给了一群四岁孩子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再拼一次一块简单的拼图,也可以尝试拼一块更难的拼图。即使是在这样幼小的年纪,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们-----那些相信自己的个人能力固定的孩子-----仍然做出了安全的选择。他们对我们说,生来就聪明的孩子“是不会犯错误的”。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聪明的孩子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为什么你会问我这个,女士?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拼同样的拼图?他们选择越来越难的拼图。“我非常渴望拼好这些拼图!”一个小女孩对我说。
所以,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I,重述知识」你怎么看待成功
说说你过去认为成功意味着什么,和拆页中解读的成功有什么区别。
过去我认为成功就是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成就,有着稳定的收入,满足自己和家人金钱和生活上的需要。孩子健康快乐长大,家庭和谐幸福。这就是我认为的成功。
从拆页的解读可以看出,我对成功的定义是来自固定型思维模式。如果想要在某一领域成功,是需要不段的学习和成长的,即使在尝试的过程中失败了,这也是一种经历,我需要面对这个问题,并从中学习然后解决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健康快乐长大固然重要,但是作为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疏导孩子对挑战的畏惧。
「A1,激活经验」越挫越勇的事情中是哪一种思维模式
回想一下,你曾经做什么事情是越挫越勇,当时是为什么那样,那个时候的想法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那个时候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我真心的想了好久好久,说到越挫越勇的事情,才发现自己结了婚后,变得怯懦了。曾经那个往前冲的性格,变得畏首畏尾了。现在才想起来反问自己?我是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和几位同学一起创办校刊,那时的条件真的很艰苦,无论是从稿件的征集、人手、设备(计算机)还是时间方面,对于当时的我们来着,真的很难。不过当时,我没有想过放弃,经常在处长办公室借电脑,一待就待到21:50分,然后飞奔回寝室,因为当时是10点封寝,那时住在13楼,21点以后电梯都关闭了,还要爬13层楼梯,可是不觉得辛苦,还乐在其中。每当一期校刊成功出版后,我都为此激动不已。现在回想那时的自己,应该是成长型思维。我应该对自己说,你是有潜力的,找回当初的自己,勇敢的面对挑战,无论在未来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坎坷,记得把一切的失败经验看做是学习成长的资源。
我想,我一定可以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