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孩子看作一粒种子,那么教育孩子就是培养植物的过程。每颗种子都有着天然的基因属性,可能差别很大。孩子也是一样,所以要因材施教。
近几日看着自家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感触颇深,买来的几颗番茄苗长势喜人,几乎每天都长高一点点,可是开出的花很小,还没见到果实。可是一块买来的草莓却不一样,它频繁地开花结果,却不长高。再看看多肉植物,每天就是那样子,几乎很长一段时间都看不出变化,开花更是难能可贵。我忽然发现,植物的生长过程与人也有相似之处。
在教育中,家长总会不自觉陷入比较的状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每当我们夸奖别人家孩子时,自己的孩子就会伤心,产生落差。其实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别的孩子再好是别人的,我们要接纳自己的孩子,允许他和别人有不同。
正如我的孩子,每次我提到别人,他总是说:“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听上去好像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言语间我能感受到失落感。我知道自己不应该将他同别人比较,每个人都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人,再也找不出完全相同的另一个,要允许他成为他自己,接受他的一切。
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引领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毕竟“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的样子,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样子。我们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对他各方面严格要求,“望子成龙”或者“望女成凤”,孩子又何曾对我们提出过要求?我们自己又是做到了如何优秀呢?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父母要把自己当作园丁,无论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种子,要尊重它的发展规律。如同玫瑰种子会开花,参天大树会长高,竹子也需要在地下蛰伏七年之久才出地面。我们能做的只有用心灌溉,提供合适的环境和养分,慢慢等待,让这个生命长成自己本来的样子。
樱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