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的眼光—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4月16日下午,我按照约定来到对标学校,就现阶段对标学习工作进行前期对接,也真切希望不虚此行。果然如此,我们就课堂教学,学科教研,教学管理等工作进行细致交流,敲定了学习日期,正是开始了本学期学习先进的节奏。不过此行还有一大收获,就是对标学校领导的一句话,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我听过迅速产生共鸣,顿时竖起大拇指点赞,说的太好了,这是我20多年第一次亲耳听到,第一次听学校重要领导对教育的工农业概述,也是新年后第一次遇到有教育眼光的同仁。
教育不是工业,因为无法生产一件件标准件。教育是农业,是需要耕耘,需要照顾,需要阳光雨露的,是要遵循生长规律,是培育生命的,揠苗助长式的管理就是一种反例。
曾经读华应龙书籍遇到类似的观点,华老师也认为教育是农业,是需要时间,需要按照规律成长的,是呵护生命的,从这个角度说起,教师是园丁,是农民,而不是生成线上的工人。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我想从课程设置到学段安排探讨一下。
第一,我国设置的一般教育年限在15年—23年之间,不包含研究生教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6年,初中3年,此外,幼儿教育三年,高中教育三年,大学教育至少四年。
至少15年的教育年限,不整说明人的成长需要充足的时间吗?这是一般规律。
第二,我们义务阶段国家课程设置有9学科,分别有语文,数学,外语,道法,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教育等。不同学科每周每学期都有自己学时数,而且一定是交替设置,主次有别。这种设置是符合人成长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方法技能和品行价值观。课程就如农作物需要的土壤,营养皆有,学生也如此。
第三,国家为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进行顶层设计。如对高中阶段扶持职业高中发展,举办或转型一批职业院校,鼓励更多学生就读职业高中,走职业化成长路线。
第四,改革后的高考模式3+1+x,也是说明人才发展的不唯一性。有学者认为东南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在于文科生太多。很多权威人士认为选择历史类的就业市场明显不如物理类学生。
以上纯属闲谈,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我也赞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