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鲍德里亚

笔记:鲍德里亚

作者: Feel_the_rain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00:03 被阅读0次

    后现代性媒介理论

    • 鲍德里亚与多伦多学派:鲍德里亚继续拓展了“内爆”的概念。鲍德里亚的内爆指的是真实和仿真的界限坍塌,指的是“意义”的内爆。而麦克卢汉的“内爆”指的主要是空间界限的内爆。

    消费社会与符号交换理论

    •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在泛媒介控制下的社会,所指的真实消失,符号相互构成内容。人们消费符号,在拟像消失的超真实社会中生活。意义在“真实”中消失,被媒介拼贴重构。
    • 真题:论广告,公关,营销在消费社会的形成扮演的角色。

    资料

    鲍德里亚是法国七十年代之后思想界的一位杰出思想家,他的理论几乎推翻了法兰克福学派在二战前批判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理论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分析高级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文化的意识形态本质。他是当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之一。消费文化研究的三部曲:《物体系》、《消费社会》、《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重复)

    消费社会按照《消费社会》的思想,这个社会的本质特征通过“丰盛”和“休闲”等概念得到体现,“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物质丰盛是消费的前提条件,建立在丰盛基础上的消费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原本以自由为标志的休闲本身也被囊括其中。“休闲因而并非就意味着一种享受自由时间、满足和功能性休息的功能。它的定义是对非生产性时间的一种消费。”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阿多诺曾借“文化工业”一词说道,文化工业的产品到处都被使用,甚至在娱乐消遣状况下,也会被灵活地消费。对此,鲍德里亚的表述更加明确:休闲是自由的吗?这纯粹是一个不可相信的假象。自由时间在消费社会是不可能的,只可能存在着受制约的时间。而休闲之所以受到制约,是因为它虽然具有无动机的表象,却“忠实地在生产着本属于生产时间和被奴役的日常性在精神上和实践上的一切束缚。”这样,社会商品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资本种类,它们最终可以独立地发挥重要的作用。人们也就能够理解,现代传媒不仅像法兰克福学派所描绘的那样,变相地以法西斯般的控制力量,通过占领人们的闲暇时间而占领人们的私人空间,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逻辑规则、范畴和体系,它们维护消费社会,通过特定的审美力量和精神力量,为其增添了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和韧性,借由技术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保持。而后现代社会则是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现象与实在等一切传统的二元对立的边界都被消除的时代,传媒所生产的拟象铺天盖地,形成一个超现实的独立领域,而现实却反过来成了媒介的一个分支,大众传媒吞噬了信息,消除了意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大众传媒把火热的、富有现场真实感的战争场景、比赛现场、动乱、灾难等,冷却为媒体事件,使之失去了现场的热情。消费作为全球化语境下后工业社会的核心概念,已经取代了生产的核心地位。后现代文化中的消费概念,已经成为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工业化社会中的物质消费转化为对符号象征价值的消费。消费社会中物或商品作为一个符号被消费时,不是按照物的成本来计算,而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以及其他因素,即物的符号价值来计算。消费者抛弃了商品的实用价值,而竭力追求物的消费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和彰显社会等级的快感。而商品的符号价值必须借助传播过程才能得以形成,因此,大众传媒就成了推行消费模式和消费主义话语的得力助手。仿真、超真实在鲍德里亚看来,今天的城市已经不再像十九世纪的城市那样是政治—工业的场所,而是符号、传媒、符码生产的场所。这个判断虽然有偏激之处,但也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后工业社会文化的本质。与传统文化批判理论家不同的是,鲍德里亚始终对超市、广告、流行酷文化、电影巨片、电视直播等消费和传媒社会的新兴文化很敏感。甚至像海湾战争的电视直播,他都能从超现实的角度进行论说。鲍德里亚在《战争的幻像》一文中认为,问题不在于人们是赞成还是反对战争,而是在于人们赞成还是反对“战争的实在性”。因为美国进行的“人跟人不接触”的战争方式以及利用传媒系统的舆论影响,更像是一种以电子游戏和电视新闻表演进行的虚拟战争,而战争在战场上短兵相接的实在性意义已经消失了。因此,鲍德里亚一直强调超现实和仿真的概念。他强调在后工业消费社会,商品的实在性意义也在趋于消失,商品的“仿像”文化消费占居了重要的本质,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一定完全是对商品实用性的消费。鲍德里亚的理论意义在于,在消费社会,人们消费商品如果仅仅消费功能实用性,就意味着要面对一种物质消费和为了物质获得而工作的虚无感。消费资本主义的活力在于它将物质消费转化为一种意识形态意义的美学消费,就好比广告实际上不是一种仅仅告知更多人有这样一种产品实用性的方式。广告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实际上还在创造一种消费文化。它必须把一辆汽车跟一群成功的英俊漂亮的白领放在一起,或者把一部移动电话跟一对恋人的爱情细节结合在一起,进行视觉叙事,广告才能诱惑顾客情不自禁的掏钱购买商品,或者挣钱购买。就这一点说,消费汽车实际上是在消费汽车文化。我们购买汽车要考虑到实用性。但我们购买何种汽车,实际上是在受广告、时尚杂志、某一部流行电影或者某首流行歌曲MTV中的使用汽车的生活方式场景和影像的影响。在消费社会,文化叙事和视觉艺术的各种手段都被用于消费意识形态的构造。鲍德里亚想强调的是,仿像文化在消费社会实际上已经主宰了我们的生存意义和意识形态,他举了迪斯尼乐园的例子。他把迪斯尼看作是一种“超现实”的仿像文化。在迪斯尼乐园,他认为真实和拟真之间的界限在我们的意识形态深处已经分不清了,真实被模仿到极度“真实”它就是一种超现实。实际上,从哲学的意义讲,消费意识形态文化不仅体现在商品营销和宣传的广告环节,它还表现为商品的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现代性历史已经构成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文化环境,以及一种先在的历史感和美学意识。鲍德里亚的理论试图证明,我们是先体验到了那种商品的图象和使用那种商品的生活趣味,在明确了我们和那种商品发生关系后的意义以及自我主体的形象,我们才去购买那种商品。这就好比在电影和肥皂剧具有历史后,我们的意识形态已经处在分不清是电影在模仿生活还是生活在模仿电影。在后资本主义时代,至少消费文化实际上是处于一个生活需求和消费意识形态相互制造和产生的循环之中。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鲍德里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cv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