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初,接到公司通知,参加期盼已久的消防设施实操考核。公司只有考核通过,才可能领取公安部消防局发的营业资质。这次总共12个人参加,三个一级消防工程师,分三组,每个消防工程师负责带一组人。
因为16年考完消防之后,自己就很少看消防方面书籍,而且之前也没有相关消防的实际操作经验,心里很紧张。就像驾驶证考试,虽然已经通过了理论考试,但是要参加路考,没有实际路上驾驶经验,还是非常害怕的。接到公司通知的时候,离开考试还有7天时间,自己建议公司负责人最好能够安排三天以上实际操作培训,这样可以保险一些。公司给的回复:只安排一天培训,公司股东和省消防总队领导关系硬,应该会过的。
怀着忐忑的心情提早一天赶赴考场,到了之后,才发现公司的12个人来自五湖四海,是拼凑出来的杂牌军,除了形式满足,需要的技能几乎都没有掌握。第二天培训,闹哄哄地在公司办公室等到11点,才有一个机构的培训老师带我们到一个已经营业的五星级酒店现场讲解,直到2点多,老师才对照着规范讲完,吃过饭,到第二天考试的场地踩点。等踩点结束,已经晚上10点多,吃过饭,差不多已经深夜12点。全程我们参加培训的所有人,没有一次实际操作练习。可我们明天就要上考场!!!就像驾驶证考试,通过理论考试之后,请一个教练,开一次车,把车上的离合器,油门,转向灯,方向盘如何使用给你口头讲解一遍(还没有示范),然后就告诉你,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参加明天的路考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呀! 要命的是,那些公司的领导,表现出信心满满,必定会过的样子和神态。
第二天考试,总共三组,我抽到了最难的一组,做了一次有史以来最不靠谱的考试。手忙脚乱,问东答西,被考官问得羞愧难当。另外一组负责写报告的人,完全胡扯,检测内容和报告内容完全不符合;由于没有提早准备报告模板,导致报告延迟4个小时上交。成绩46,合格分数50。
考完第二天就知道必定要补考,在等总队通知。有了前面的教训,自己一直提醒公司领导这次补考必须慎重,充分准备,培训要提前几天。提早确认好一个可以实际操作的场地,同时请一位靠谱一些的培训专家,而不是像上次的专家,着急地把内容讲一遍,也不管学员需要什么,学得如何。听说上次培训专家是2万一天,从消防总队介绍的机构请来,一听这个价格,心里就觉得不对,这也太黑了。难怪公司不愿意多请几天专家。这次请公司领导私下问下培训老师,他是否可以以私人身份来培训,他从培训机构拿的钱照给之外,另外再多给一些。培训专家答复:“不行,他不能这样私下接单,让培训机构知道,下次机构不请他了。”公司领导回复我:“你看,我说不行吧,他们都是利益关联,很难分开。”我心里想,肯定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请到更好的专家,而且费用可以更低。
上次考试结束,回来之前我专门请了其中一个一起参加实操考试一级消防工程师同事吴工吃饭,饭后他透露,这次参加评审的一个专家,是他兄弟,他们很熟。在抽签的时候,这个专家特地调到他所在的小组,无奈自己实力实在太差,放水也没有过。知道他有这层关系,而且也知道吴工上次主动帮忙替公司做了一些事情,知道他是热心人。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老板觉得他从中得了一些好处,说了一些难听的话。吴工心里不舒服,说:“公司以后的事,自己就不主动参与,免得被人嫌。”眼看着这次公司老板又要重蹈覆辙,如果这次考核还通不过,意味着自己的尾款拿不到,又要延期参加补考,实在是伤不起。就给吴工打电话,说明原委,他认为可行,但是他不想直接参与了,我说:“这次死马当活马医,老板不上路,我们为了自己着想,也应该尽力帮助公司拿下资质,才能拿到尾款。你先联系一下你的专家朋友,他如果没有抽到专家,这次愿不愿意来帮忙培训?反正你们挺熟,问问总是无妨,再说这也是给朋友送钱的事,朋友即使来不了,也是高兴的。另外,如果你不愿意和公司老板沟通,老板这边我来出面沟通。”在这样的劝说下,他同意试一试,很快电话回过来:“他朋友愉快地答应了,并且报了一个远低于2万的价格,提示这是友情价。”正打算给老板汇报,请吴工再次确认和专家朋友确认一下:“一般专家私下出场培训费用的市场价格是多少?报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给公司就可以,以免吴工白忙活。”不一会儿,又接到电话:“他朋友这次又抽中,作为专家,不能参加参加考试企业的培训。”自己马上电话追问吴工:“你朋友既然一开始乐意接受我们培训邀请,说明这培训费对他还是有吸引力的,既然他自己不能参加,作为专家,必然有一个专家圈子,总有一些没有抽中评审的专家,愿意接这个培训邀请的。再说,你的专家朋友把这个培训邀请介绍给他的朋友专家,也是送人钱财,即使不成,也是好事呀?”他一听也对,继续请他的专家朋友介绍,当时是晚上9点多了,吴工接连联系了三个专家,有两个明确表示,不愿意冒这个险,担心以后对专家声誉有影响,其中一个愿意来的技术专家(非专家库专家)要价很高。这是第二天凌晨20分,接受吴工微信信息。第二天早上醒来,开微信看到的信息。
看到吴工的反馈,知道吴工已经有点气馁,想放弃了。自己马上会了一条微信:“辛苦你了,我们换个思路,早上看到信息给我回一个电话。”为了提高可靠性,一早自己也着手联系小尹,她是深圳一家消防公司负责资质申报的文员,他们公司申报过程也是一波三折,补考一次才通过。所以她的经验非常丰富,请她帮忙。电话里问:“你们第二次补考,请的培训专家能否请来? “小尹电话里回复:“之前他们公司请的培训专家,是他们法人出面请的,但也不是专家库的专家。公司在培训的过程中,她是全程参与的,也没有觉得这个专家发挥作用,倒是他们公司的技术总工,做消防20多年,参加和主导了公司的这两次考核,看看能否说服他来,你看是否可行?”我说:“现在两手准备,如果专家库专家实在找不到,就请你们技术总工出马,你先和总工沟通一下。”早上一到公司,小尹很快给自己回复:“总工愿意过来,但只有周日有空,并且报了一个合理的价格。”瞬间心里就有了底气,至少有消防实际操作经验丰富技术总工兜底了。
在等小尹回复的间歇,自己接到吴工电话:“他把昨天的过程大概复述了一遍给我,结论是确实难找。”我问:“你觉得在你的认知范围之内,现在还有没有无竞争的生意?”吴工:“没有。”我说:“就是习大大,还有很多人要与他抢位置呢?”说明我们的还没有真正进入这个圈子,或者询问范围不够大,或者说我们操作有些问题。”自己把一次亲身经历告诉他:“我有一次,打了20多个电话,才找到愿意配合合作人,前面的人都是拒绝的。”建议他请你的专家朋友,直接用你朋友的报价(说明这个价格是他们专家圈子合理的,有吸引力的心理价位)在他的朋友圈子里招呼,看看有没有人应答?到中午时间,原来报高价的专家,已经愿意接受我的报价了,同时还有其他意向专家等回复。等到吃完中饭,已经有靠谱的专家愿意接受我们的报价。
接下来的事情,我向公司领导报价,考虑专家费用和吴工朋友介绍费用,还可以给公司省下大笔培训费,老板也非常爽快的答应了。考虑老板付款拖拉,要求预付,因为帮公司节省了费用,很快就把钱转过来,下班之前,专家也收到钱。这个过程,我花费了1天半时间,公司领导,吴工,吴工的专家朋友,培训专家,自己,皆大欢喜,因为大家的利益都得到了照顾,同时可以提高公司补考通过的概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