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相对于70后的电视,80后的电脑,90后的我们拥有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的手机。
相对于翻报纸,翻书,翻档案的不方便,我们现在可以随时随地问度娘,我们想要的,随时随地可以得到。我们想要学习的技能,我们轻松就可以通过大量的网络课程get到。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面对那么多的知识,我们把多少知识内化成了自己的技能,我们只是知道了信息,甚至最可怕的是我们只是知道了一个数据。我们最终成了一个知识的表演者。
所幸,在我就快成为知识表演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本书《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7237/60f4414ba85d51b8.jpg)
这本书将知识管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知识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创新。并且每个部分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技能,接下来我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壹丨知识的学习
1.为什么要学习知识
当今这个社会,知识本身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你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要求也是迅速的在提高,更可怕的是,你的竞争对手还在不停的学习。在这三种情况的夹击之下,如果你在不主动学习,你就要成为社会的淘汰者。
2.学习什么知识
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是很重要的问题。只有学习的热情,就如书中的那个案例一样,最终是毫无意义的。书中提到,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我们学习的目标一定要聚焦,一定要做减法。虽然大家都在说要做T型人才,但是T型人才是在你已经成为I型人才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确立学习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这四个字:减法聚焦。
3.怎么学习
了解了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我们就需要了解怎么学。在这里,作者给出了一个模型,可供各位学霸借鉴。
1.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
2.了解该领域的全貌;
3.跟踪并掌握该领域的最新知识;
4.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
贰丨知识的保存
在明确了知识的学习这个模块之后,我们应该了解一下知识的保存。知识的保存不是越多越好,盘存玩G书,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保存知识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知识保存只是知识管理的一部分,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忽略知识的学习和贡献传递来谈知识的管理。
在知识的保存这一章节,作者介绍主要介绍了文档保存和电脑桌面管理的几个小技巧,鉴于篇幅有限,有兴趣者可以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知识保存”获取技能,此处不赘述。
叁丨知识的共享
正如前面所述,抛开共享谈保存的知识管理都是耍流氓,我们在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技能之后,为了加深自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可以将我们的知识共享出去。
知识的共享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在共享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客户是谁。我们要了解谁对我们的知识是感兴趣的。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不管是我们的客户是谁,我们都要注意避免故弄玄虚和卖弄自己的知识。我们要尽可能的使用最平实的语言,来让对方更好的理解我们。
2.知识共享渠道的选择。在现在这个自媒体平台遍地开花的年代,我们共享的渠道有非常多,简书,个人公众号,今日头条,豆瓣,微博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渠道。
肆丨知识的使用
纵然你有千般万般的知识,如果你不能够将它利用起来,有和没有其实并无差异。所以在了解知识的学习、保存和分享之后,知识的使用就需要被重视起来。
在使用知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我们的知识到底值多少钱,怎么衡量呢?两个因素:1.你的知识的独特性;2.社会对你这个知识的需求度。
如果衡量出来,你的知识当下确实不值钱怎么办呢?别急,还有三个方法:
1.向前看三年,了解两三年后社会需求会变大的知识领域,并在这个领域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2.持续提高你知识的独特性。如果你想要你的知识值钱,专心的做一个I型人才;
3.把你的知识共享出去。通过共享知识来建立你的个人品牌。
在确认了你的知识确实有价值之后,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使用知识的三种方式:
1.把个人知识与任务和项目相结合,先某个固定的机构提供知识服务,比如你去找份工作;
2.把个人知识表现为专利形式,通过销售专利向全社会提供知识服务,比如书中举得全聚德的电炉烤鸭的故事;
3.把个人知识产品化,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比如各种训练营,都是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产品化,帮助我们成长。
伍丨知识的创新
作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摆脱惯性思维,知识的创新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需求是知识创新的源动力。
书中介绍了知识创新的两个小工具,一个是奥斯本的检核表法,一个是思维导图。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最后,讲一个知识创新的小故事,测试一下你们有没有知识创新的能力,结束全文。
有一家人出去找出租房,全家三口,夫妻两个和一个5岁的孩子,他们看到一则出租广告,就赶紧跑过去。房子很好,房东却说:“我们公寓不租给有孩子的住户。”
夫妻两听了,大失所望的走开了。5岁的孩子把一切看在眼里,又返回去敲房东大叔的门。门开了,孩子说:“……”,房东听了之后,高声笑了起来,决定把房子租给他们。
猜猜孩子说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