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为什么会成为表演者?我们又该如何和他们相处,以及如果我们自己是表演者人格,又该怎么办呢?
灯光熄灭,我的目光还会一直在一、 表演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不称职的母亲和自恋型的父亲,是子女形成表演型人格的根源,反之亦然。如果母亲懦弱无用,受制于子女,或者与子女的斗争不断,孩子们将很难学到成熟的互动方式,同理,如果父亲情绪暴躁,大男子主义,态度暧昧,充满挑逗,和女儿形成同盟,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把家庭互动看成是自己的延展,这些情形都会使得子女成长为表演型的人格特质。
早期的精神分析师Frerenczi认为,对于表演型人格来说,他们获得自尊的方式是认同一个权威的形象,这个权威的形象往往是让自己恐惧的、有性吸引力的对象。如果这个表演型人格是一位女孩,那么这个权威形象最早的原型就是自恋型的父亲,表演型人格的人会靠近这些权威、象征性地和他们融为一体,以便能快速的提高他们的自尊感。例如有些人会开玩笑的说:“我的一个朋友,也就是美国的前总统奥巴马”,这样的表达能够使表演型人格感到被认可,同时他也是在表达,这个强者是我的一部分,除了这种吹牛的方式外,表演型人格面对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属于权威者,他们面对的方式,要么是性的色彩,要么是戏剧性的表演,因此他们很在乎自己的年老色衰,对性吸引力的降低感到恐惧。我们通常会听到一种社会的背景声音,例如“女生过了25岁之后,吸引力就降低了,不能让男生喜欢上你,你就显得卑微渺小……”这种对女生的蔑视,对性吸引力的过度夸大,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表演型人格冲突的产生。在这种社会声音背景下,他们不但得不到关爱和被照顾,还要面对社会上更强大的心理施虐者,当极度渴望被爱的时候,就不得不通过浮夸、做作、虚伪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感。
弗洛伊德认为癔症或者表演型人格的根源其实和是性别认同有关,例如一个女儿发现自己的父母喜欢哥哥或者弟弟,而她发现自己不被爱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是个女生,那么在她的潜意识里面会因为害怕拒绝而一直去寻求肯定,他需要再三的确认,我的性特征、性行为是否有吸引力;又或者一个男生如果总是被母亲或者女性看不起,又或者总感觉被蔑视,那么就会促使他表演型人格特征的形成,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母亲总是很刻板的要求表演一个性别角色,例如男生就一定要强势暴力,女生就一定要温柔善解人意,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发展出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例如女性就要想办法去依附男性让自己感觉好。总而言之,高估和低估某种性别的价值,都会将权利赋予性的价值。在亚洲文化下这种情况相对普遍,例如父母认为女生一定要去当老师,这样才能照顾好家庭;又例如我们在看亚洲的广告和卡通形象,发现都是一些特别萌的形象。
二、如果你身边有表演型人格的朋友或者家人,该如何相处?
1、因为表演型人格会通过各种方式,让你感觉很好,请记住不要去使用他的这种人格特质,你能做的就是表达关心,但不赋予性的意义感,这一点对她来说很重要,例如不要表现出你欣赏他的美貌或者穿衣打扮;
2、 你要表现出除了对他的高谈阔论感兴趣外,对他的其他方面也很感兴趣;
3、 陪伴就是最好的方式,表演型人格的戏剧化表现和退行的防御机制,有时会让人很愤怒,你需要告诉她,不需要这种方式,你依然会陪伴在她的身边;
4、 给她一个空间,划清楚界限和规则,并强调我们只做朋友,不希望用若近若离的方式操纵彼此的关系;
5、 如果你发现他处于表演型人格的障碍状态,建议她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三.如果你发现自己是表演型人格,那又该怎么办呢?
健康谱系上的表演型人格其实是非常具有能量的,尤其是在安全型依恋关系下成长起来的人格特质,能够给别人带来乐趣和创造性,但如果诊断为表演型人格障碍,那你能做到的部分是:
1、 思考下自己除了性吸引力外,是否还有其他部分也是值得尊重和爱护的;
2、 在人际关系中,勇于面对和处理自己的焦虑感,如果你在和异性咨询师建立咨访关系的时候,如果出现人际关系模式在咨询室里的重复,那么建议和咨询师去讨论这部分的感受,如果是和同性咨询师建立咨访关系,而产生的对同性的贬低,也请您坚持和咨询师探讨这部分的感受。
去试着告别舞台,做自己,体验爱和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