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点不一样的负能量,这算是一个成功摆脱了病状以及家暴却很凄惨的故事。
第一次见她是2011年9月。
很酷。
想不到第二个词来形容她。
就是那种站在黑暗角落都会万丈光芒的女孩。
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敞开心扉的聊天是在学校长跑队的时候,鬼知道我们当时怎么就在军训的时候被拉进了长跑队,现在比较欣慰的就是幸亏我们当初有大把时间认识彼此,也有大把时间听她说她的故事。
她从小被她的父亲家暴,猜忌,喜怒无常......
被她的母亲强迫信奉一种邪教......
她在一种非常艰难的生活环境下确定了正确的三观。
我第一次接触身边穷游的人也是她。
当时上大二,晚自习前被辅导员叫办公室问我她去哪里,我摇头。
我是真的不知道
一周后我知道了她很酷的去穷游了
更酷的是,她在上火车后给辅导员发了短信
“我请一周假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安危”
辅导员回短信
“你要是不在晚自习前回来,就记处分”
对我们来说,处分就是不能毕业,历届就有这样的特例。
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做起了背包客。
十天后,她回来给我讲
“我当时没钱,我就在路边搭车,几十次才可以成功一次”
“我在加油站的水房睡过一次”
“饿的时候我就只有压缩饼干吃”
“我实在冷,也没钱,就在一个村庄里找了户老人家,借宿一宿”
“以后,我和我男朋友还要再走一次”
......
她说的穷游是真的,她当时每个月几百的生活费,都省着为了这一天,最后出发的时候,她还问一个学长借了五百,至今也没机会还了吧。
第一次组织学院举办演讲比赛
我第一个推荐她
她也为我们系我们区队争光了
不光拿了第二名(第一名是专业播音主持专业)而且后来一直担任学院的主持人。
......
我们在后来上课期间交汇的不多,
至今我能想到的画面也就是:
喜欢笑,那种甜甜的笑
逃课、迟到
走路戴耳机
演讲非常棒
每天下晚自习在宿舍门口转着呼啦圈看着书
经常吃泡面
她是一个非常 开朗
非常能给人正能量的小姑娘。
毕业的时候 ,她没来,据听说她结婚了
再得知她的消息是偶然的一天,我在微博里看到有人在她发的一条状态里写着愿好之类的话。
我翻看她所有的微博,然后在某网站里找到她,才知道她还算一个不温不火的写手。
恩。
结局就是。
她老公抑郁了。自杀
然后她也抑郁了。也自杀。
这是一个悲伤的结局。
她和她老公是一对颜值担当的背包客夫妇。
他们在没有任何祝福,只有稀薄的经济来源,住在靠蜂窝煤取暖的出租屋里结婚了。
结婚当天,双方父母都没到场,女孩子因为结婚跟家里闹得很不愉快 ,直到最后走了,家里人都不跟她说话。现在想想,如果真是一对强势的父母,会不会就没有后来的悲剧。
他们的蜜月是两个人背包走了甘肃,云南,四川,西藏,一路下来,我们看到的全是他们满脸洋溢幸福的照片。
结婚前她老公就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准确的说她老公家里一家五口人,一生中都患有严重或轻微的抑郁症,几乎每个人都尝试过了自杀,比如他的妈妈一次吃过400多片安眠药,他的爸爸因为生气,砸了自己车,然后手机关机离家出走数天,他自己跳过楼,喝过药......他的生活就是,上半月平复心情,下半月接受新的打击。他自己也一直在极力让自己步入生活正轨,可事与愿违, 在最后一句“恩恩,爱你”发完之后,选择了自杀。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在这之后,她一直处于自责状态,觉得她老公在最后的日子里说的话都是一种求救,而她除了正面回答或者陪伴之外,并不懂这是一种精神无助。
最后有医生确诊她为ptsd倾向。
事发后两个月,噩耗传来。
她随他去了。
最后一次更博:你等我,等我死后,我们再结一次婚。
最后,我想说,虽然现在绝大部分人对抑郁症有极大的偏见,若视而不见,只能使问题变得更糟糕,真心建议到专业机构做心理咨询,能选择最后自杀的人,是因为他们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今天是恩恩走的整整11个月,念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