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个人心理学自诩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后,第四势力,亦是整合了西方科学心理学与东方传统智慧的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着重强调个人的疗愈、整合与觉悟,有时得透过认知与真实体验才能对其真正了解。本书从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视角出发,叙说作者个人疗愈与整合的生命脉络。
(在超个人心理学20世纪90年代希望作为正式心理学派加入美国心理学会,被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师级人物之一的罗洛·梅写信阻止了。罗洛·梅批评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论点在于它混淆了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因为混淆两者关系对于宗教和心理学都没有任何益处)、具有不注重人格负面的不良倾向、一些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家有试图成为某种新宗教教主的嫌疑(如肯·威尔伯)等。不过,罗洛·梅也认可超个人心理学的部分研究是有价值和值得思考的。)
作者第一章就讲清楚了,父母的结合源于过去的创伤。父亲的孤独,为了养家从军,回家时,兄弟姐妹却把家分了,他没有了家。母亲幼年的成长经验,让她一向自视甚高,她从未向人低过头,坚强是因为害怕脆弱。
作者作为家里的第二个孩子(男),哥哥可以毫不费力吃到父亲削的水果,大妹可以凭虚弱得到父亲的关爱,自己却比较遭忽视。“父亲透过照顾可如与前子满足内在的需求,而母亲则是透过宗教满足需求。”作者原话是:“他们从未真实地面对自己,人唯有真正地面对内在,才能找到真正的平安与喜悦。”
书法老师一次偶然的关心和鼓励,算是作者人生的改变点。开始不再闹事,闲暇时间学习书法,以得到老师的青睐,同时也努力不懈地追求学业成就。
人总是会为投射出的美好费尽心思,看似柔心弱骨的母亲让父亲神魂颠倒,相知相识后才知道母亲的坚毅常让他显得一无是处;温文尔雅的父亲亦非如母亲想象的博学多闻, 唇枪舌剑让彼此渐行渐远。其实,人在关系里都在寻找那个熟悉的感觉,无意识地刻画与他人的关系,但是刻画往往是如梦似影,仅在心里与梦里才能觅得。
大多数人都会在幼年的时候,喜欢上漂亮、英俊、聪明、体育好,或是功课好的异性;在青少年期则可能与性欲相关。随着心理状态的成熟,有些人会逐渐投射于灵性的追求,但亦可能受限于宗教,如母亲将内在阿尼玛斯的能量投射于神父;亦有人从未改变,一生常在感情里跌宕,却从不知道为什么。
父母成天吵架,母亲在事业上一路攀爬,父亲却仍只是个到处兼课的讲师,他愈想逃避自卑的感觉,就会愈深陷痛苦。母亲要的不是一个赚钱养活自己的伴侣,她要的是有理想与生命意义的人。他们俩没有机会看看自己的内在,父亲还是努力地维持男人的尊严,母亲则将内在投射在神职人员身上。
大三时作者恋爱了,“爱情的感觉真是奇妙,常是思念、盼望、苦涩与理想化,即使望着她千百回也不感到厌倦。遇见如此完美的女孩,就该把握当下,或许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于是鼓起勇气向她告白,“生命也因为拥有她而变得更加多彩多姿,从原本的独自一人到俩人形影不离,神魂颠倒到仅能利用上课休息,下课遇见她就是一天的开始,更多时候是讨论着我俩的未来、计划出国读书与共组家庭。”
爱让一个人变得更懂得呵护、妥协与同理,心甘情愿地改变自己。
有期待的未来,生活不仅仅是为生存而已。
大学毕业后,作者要去当兵了,分离加深了思念。在当兵快结束时,对方来信出国已爱上别人,结束了。过度的悲伤导致忧郁、绝望、无力、无助。
感情的挫折是自我(ego)第一次深刻的死亡经验。
宗教无法帮他释怀女友的离开背叛,反而让他产生了质疑和愤怒,神父的话语无法平息内心的伤痛。
自我的死亡是个成长的契机,它告诉人们该探索内在, 检讨旧有模式,发展潜能。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成长与改变,因为死亡常伴随着许多负面的情绪,以及个人不愿面对的阴暗面——有些是属于个人成长或是家族动力的潜意识伤害,有些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创伤,但那绝对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人永远无法透过紧紧地抓住某样东西来逃避面对内在最真实的自己。
作者还是无法放下前女友,也选择了出国留学,半年后得知前女友已结婚,理智压抑内心感受,迎接生活与学业的挑战。期间有个华裔女生对他有好感接近他,但他从未热情回应。
“你为何不再勇敢?”
“你看不见自己的懦弱,尤其是在感情方面。”
缘分随着毕业而失了联络,受伤的人看不见别人的好。
毕业、工作,日子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缓行,虽然经济优渥,内在的孤独、忧伤与疑惑依然存在,投入教会活动帮助别人,带来些许意义感和成就感。
荣格说:“我活在一个必须自食其力的时代,为了生存,一个人必须成为某种人。”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有时是为了爱,人也必须被迫成为某种人,人作茧自缚活在人格面具下,所以失去了快乐与自在。
某次陪教会大姐和她的朋友游玩,从她们的聊天中,了解到了心理学,产生了好奇。
“人常以为自己 是自由的,其实受到内在很多力量的影响。”
“自我仅是心灵的一小部分,人能够意识到的自己真的很有限。”“简单地说,意识是你目前感知到的,潜意识是你未能觉察的部分。”
“有时候我觉得人无意识掉进潜意识里,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主角遭遇到恶魔的挑战,但其实是生命改变与整合的开始,我宁愿说这是潜意识的召唤过程。”
“如何从心理学看两性关系?”
“可以从阿尼玛与阿尼玛斯的角度来说明,阿尼玛是男性内在的阴性部分,它受成长过程中女性照顾者影响最大,而阿尼玛斯则是女性内在的阳性部分, 受生命中的男性影响,情侣间会情意相投,来自阴阳内在的投射,常与主要照顾者有关。”
作者开始业余时间学习超个人心理学硕士课程、同时准备毕业后离职,电话告知了父亲,可以感受到父亲的失望与无可奈何。选择面对自己内在的伤害,同时接受心理治疗。大姐说:“硕士课程仅是入门,自我疗愈与整合才是心理学家重要的课题。”
“你现在学的东西跟传统心理学有何不同?”母亲的专长是哲学与教育心理学,对超个人心理学领域较容易了解,我已接受事实——这将是一条孤独的旅程,仅淡淡地说:“不能仅从外在表征看一个人,灵性修为也不能仅落于仪式,该从身心灵的角度,将人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她说:“你该勇敢地追求你想要的!这些东西均是我从未听闻的。”
此刻, 她是我最忠实的支持者,似乎很欣赏我能超越她之所学。
读博士班期间,莫过于遇见一群生命经验丰富的同学,第一次团体课,开始互相分享。
绝大多数人均曾有过虔诚的宗教生活,但是内心依然感到空虚, 甚至有时会意识到教条的约束并非恩宠,例如,那些曾经徘徊在婚姻与恋爱关系的同学,又或者是倾向于同性者,他们当时也很难在宗教中得到接纳与认同,也有一些人已经事业有成,但是想探索各种生命课题。
作者还和几位同学参加了静坐工作坊,“双腿盘坐在椅垫上,让身体尽量地放松,专注在呼吸上。全场鸦雀无声,每个人的身体也似乎慢慢地停止。但始终觉得有些枯燥无味,无法理解与感受到静坐的奇妙与好处。除了席地静坐,课程尚包括走路静坐。老师邀请我们离开位置,借由简单的关节伸展动作,从手指、腕关节、手肘关节、头颈、腰开始,让全身放轻松。他说:“关节聚集着人体大量的能量,活动关节等于活络能量。”一边慢慢地走路, 一边感受身体与心理的变化”
我也开始尝试着慢慢举起右手,顺应身体的感受, 右手在空中挥舞着,带动着左手的能量也一起加入,感受到自己似乎愈来愈轻松与自在,也让身体随之摆动,心底似乎有个声音说:“王绪中,你是个音乐白痴,在舞蹈方面也是白痴。”羞愧的感受顿现,轻松与自在感逐渐消失。
老师说:“过程中若出现了什么 影像或是声音,可能是来自潜意识的声音,可以让自己停留 在那个画面,感受画面的感受。”
我感觉自己被同理与接纳: “原来在静坐过程中,出现的记忆是可以被处理的。”我不再抗拒,让自己体验羞愧的感觉,脑海里出现初中上音乐课的 情景,老师喊:“下一位。”我低着头,慢慢地走到台前,老师向我点点头后,开始弹起琴,眼看着节奏已开始,但是我始终就是跟不上,但也努力地跟着, 好像过了一世纪那么长,老师说:“王绪中,你真的是音乐白痴。”同学响起一阵笑声,我感到极致的羞愧。此时此刻,我不再逃避这羞愧的感受,羞愧的感受反而渐少,最终变淡。
“恐惧常防卫着自我探索,有时候自己也会无意识地陷于其中,自我本就趋吉避凶,唯有面对痛苦才有疗愈的可能,越能够处理与面对防卫机转,越能够带领自己与个案往深处走。除了梦境分析,历程疗法也是方法之一,成为疗愈者的过程,自我疗愈就是最好的体验与学习。”
练习中感受到内心的不适与害怕,试着放慢速度,让自己体验当下的感受,身体逐步地接纳这些不舒服的感受,不再畏惧。老师说:“专注于身体的某个感受,逐渐地去放大与感受。”
“觉察往往是疗愈的开始,”当作者觉察到自己心理的伤害后, 发现自己与女性的相处较不防卫。
人若未能意识到自己的伤,伤害自己亦伤害别人,而且一代传一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