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万壑松风小镇策划概述

万壑松风小镇策划概述

作者: 银河谜米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23:52 被阅读937次

        策划“万壑松风小镇”,旨在把艺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通过艺术家的知识产权分享改变生产机制,而后把一个缺乏优质资源与核心竞争力的普通乡镇改变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产能、有活力的艺术小镇。

        同时也是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探索知识产权的分享、生产关系的创新、生活方式的改造,以及“公共艺术”激活社区空间的文化试验基地。

一、背景概述

        林州许多小镇面临着中国诸多小镇的普遍性问题:生产力落后、产能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由此也造成了城镇外观的破败,基础设施的落后,以及城镇劳动力流失的空心化等等问题。

        在外部条件不成熟的前提下,用“艺术乡建”来改变小镇的面貌和提升生产力,是一个理想的方向。但是,许多小镇并不具备现有的“艺术乡建”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比如缺乏江南水乡的文化背景与民居资源,缺少大规模古村落,缺少少数民族风情的文化资源,因此,常规的“艺术乡建”并不适合林州许多小镇的建设。如何把艺术与文化的资本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资本,成为林州乡村振兴战略中进行“艺术乡建”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但是,缺乏资源也可能成为许多小镇与艺术结合的另一个契机。如果艺术家能够把自身的文化资本、艺术创造力与资源贫乏的一些小镇结合,这不仅是小城镇的成功,也是给全国诸多资源贫乏的小镇提供一个模仿版本,也会让没有特色的小镇成为文化扶贫的标杆,用艺术提升生产力的典型。

二、实施方案

1、万壑松风小镇改造:

    首先把一些小镇如任村、河顺、姚村、东岗一些小镇赋予文化属性的名字:万壑松风小镇。第一步是外观改造,通过外观改造把小镇打造成具有当代艺术气息的旅游点与生产基地。初步改造“以点带面”,包括利用当地木材与石材等传统风格材料建立的小公园;利用有传统风格的旧居改造成的改造小组办公点;设置多个点位的艺术展示橱窗,展示艺术家的多种作品,以及多媒体展示如何把艺术家的知识产权分享给当地村民的方式;利用现有的旧居改造成民宿和青年旅馆。

        通过初步的外观改造,用当代艺术的审美重新进行梳理与改造,最后达成故居与新居并存,同时又具有独特视觉魅力的当代艺术小镇。如果说诸多江南水乡、民俗故居和少数民族山寨的改造只是复兴了一种传统的审美,那么小镇的外观改造将达成一种全新的富有艺术创造力的独特外观形象。

        第二步是生产机制的改造:在小镇外观达成新审美的基础上,通过知识产权的分享,对小镇的生产力进行重新的打造。把艺术家史金淞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具体措施包括:艺术家传授艺术品的生产技术,把当地村民培养成生产艺术品的劳动力,直接提升生产力,史金淞的“松系列”、“机车”等诸多作品在市场上存在大量山寨盗版,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当艺术家把知识产权分享给村民,并把技术教授给村民,艺术家的文化资源就能与当地的劳动力充分结合,产生巨大的产能。由此,也建立起首个“知识产权分享实验基地”,探索在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的知识产权的归属与共享的新时代问题。

        同时,把艺术家的作品作进一步的文化衍生,比如通过“机车系列”,组织哈雷机车爱好者在小镇的活动等等。不仅改变当地的外观与劳动力,并且带来新的文化活动,激活整个小镇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外来的文化活动也给小镇建立一个新的公共空间。

      当首期“示范小镇”改造工程告一段落之后,艺术家团队利用自身资源,召集全国各大院校的艺术专业师生参与到第二期的小镇改造项目当中,在史金淞团队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大美院的艺术创造力,把整个“万壑松风镇”打造成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艺术小镇。同时,各大美院的参与,也会在宣传上赋予小镇更大的推广。

        在美院师生参与改造之外,艺术家团队同时召集国际上的艺术家,利用空置的厂房、建筑等,把小镇作为一个学术交流的“驻留地”,让国际艺术家以小镇为基地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也在史金淞团队的监督指导下参与小镇改造的工作,让整个小镇改造更具国际化的视野,同时对于小镇的美誉度也提升到国际级别。

        由此,通过万壑松风小镇的外观改造,吸引旅游资源,同时通过生产机制的提升,把艺术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结合,产生持续的生产力。从外部到内部,彻底改变北部一些小镇的面貌与核心竞争力。

2、“松屋”的建造

      “松屋”是艺术家史金淞利用枯树干与长方形箱体结合的具有观赏性与使用功能的建筑体。松树作为文化象征是传统文人的精神期许,这与林州的文人山水画精神一脉相承,同时松树作为不畏艰险宁折不屈的品格象征,也跟红旗渠精神遥相呼应。经过艺术家改造后的松屋,既有精神性,同时也是具有现代审美的建筑体。可以作为景观和具有使用功能的茶室、民宿等等。

    “松屋”在林州落地之后,同时也会作为艺术品参加全世界的艺术展与设计展,这也是对于林州美誉度的宣传。

      “松屋”除了景观与经营性的项目之外,之后也会在全国和全世界进行推广,有可能作为移动共享的居所,文艺青年背包族的公寓,社区里的美术馆·····等等功能诸多的公共空间,实现用艺术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史金淞的“公共艺术”的新实践。当“松屋”在全世界获得更多的推广,林州作为松屋的始发地也将获得更多的国际性交流。

        艺术家团队计划在大峡谷的农家乐或者现有已经开发的基地上,建造“松屋”的示范点,通过巍峨山体与现代性建筑体的结合,把“万壑松风”的传统审美当代化,同时与“万壑松风镇”也产生文化上的呼应。

        除了大峡谷的示范点之外,计划在安子沟种植基地也建立一个示范点,实行以点带面。进而把林州作为“松屋”全球性推广的发源地。

三、结语

        居于林州北部小镇的实际条件,把小镇打造成为外观具有当代审美,生产机制上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体是艺术家团队介入小镇改造的目的。与此同时,改造计划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包括:知识产权的分享的主题具有全球性与当代性的意义。普遍性的无特色小镇进行“艺术乡建”,具有标本性的意义。利用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把落后生产力转化为高产能,具有艺术改变生活方式与生产机制的意义。以及,用艺术重新建立群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打造新的公共空间的意义。

        未来在诸多万壑松风街、万壑松风小区、万壑松风社区、万壑松风景区、万壑松风园区、万壑松风院、万壑松风苑、万壑松风厅、万壑松风屋、万壑松风巷的支撑和引领下,一个虚拟而又实实在在的由点到线,有线到面,由面到立体的万壑松风区域小镇拔地而起,将给中原大地一个惊奇而出彩的太行明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壑松风小镇策划概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lj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