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对孩子最近读书学习的事情。最大的感受就是被各种打卡折磨得有点疲惫。我和孩子都是。
自2023年9月4日开学女儿上一年级,儿子读幼儿园大班以来。俩人几乎每天放学都有读书跳绳打卡的任务——硬性规定和不那么严格要求的通知信息兼有。儿子我几乎是放任的状态,没有监督他跳绳,作业是他自己完成。女儿作业我自不必担心,偶尔翻看错题重新给她解释一遍。对于女儿的读书打卡和跳绳打卡我和孩子都觉得不适应,读书打卡是经常落下,跳绳打卡偶尔也断了,老师会私信,于是就匆匆补跳或者孩子睡了,我会婉拒:孩子睡了,明天再跳。
说几件有趣的事情。跳绳打卡用“天天跳绳”App录制,一开始我不知道步骤,是同学发具体步骤给我,我依葫芦画瓢照做才让女儿打卡成功。当时对同学我表达的是谢谢,也说现在孩子家长和老师都不容易。同学还告诉我每天跳绳关乎老师的“绩效”,学生不跳绳,学校会扣老师的钱。于是我重视跳绳的弦紧绷了一些。真的老师不容易,除了教学,各种隐形的任务和压力。
同时,孩子也不容易,每天被任务催着赶着。当然,家长也不容易。下班回来还得监督或辅导作业和各种打卡。若爸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不会操作的也有。
为了体验一下女儿1分钟跳绳,我有一天真的也双脚并跳了一分钟,那种感觉脚很累,其实心情也是略有点紧张的,与我平时双脚轮轮流跳二三十分钟比,累多了。我也反复跟女儿说,跳前热身跳后放松的重要性并每次实际监督。
更有甚者,可能是跳绳App的问题,很多次跳绳App提示说摇绳动作不规范,个数不记录成绩,前天女儿连跳三次都没有显示成功,女儿哇哇大哭,我又赶紧安慰。给她示范正确的姿势。还提了一个解决方案,不想跳,妈妈每天给你完成跳绳打卡。她立马说:不要,你替我跳我就告老师。我很欣慰她的自律,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欺骗别人。
后来,我建议她一口气快速跳完1分钟,不要慢下来,成功的概率就大多了。昨晚我下班回来,她真的采纳我的建议,效果也真的不错。两次都通过App记录。
再来说说读书打卡,老师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自然了然于心。不过孩子们虽然没有次次读书打卡,但是他们有自己看书的习惯,而且是一个读另一个听。学校要求买的4本《和大人一起读》,女儿自己已经读完。睡前,我也会给孩子读绘本。跟读书打卡比,自主阅读才是目标。所以他们没有读书打卡我也不强求,每天发重复的打卡内容不仅占用大家的手机内存,而且意义不大。说句直白的话,自己读的自己都不会去回看或回听一遍,纯属应付差事。
最后,比起读书跳绳打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作业自己完成,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让他们明白学习不是爸妈和爷爷奶奶的事情。这是更深和更重要的逻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