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门前有一条小溪。它从那座高耸的名为“马头观”的山峰上发源,一路向下流淌,然后沿着山沟蜿蜒曲折地流向村子的低处,一直向远方伸展。
这条小溪就是我小时候的游乐场。夏天的清晨,当我们把羊群赶到溪边的山坡上后,便迅速朝这块清凉之地扑去。小溪的水静静地流淌着,刚刚被羊们踩浑了的水又已清澈见底,直视无碍。一些螃蟹在水底悠然地爬行。三两只漂亮的红蜻蜓或绿蜻蜓停在浮出水面的石头上或枯枝上。经过我们多次的尝试,我们已经接受了蜻蜓难于捕捉的现实,那么搬螃蟹就成了来到溪边后的第一要务。随意翻开一块石头来,就会发现一只螃蟹的踪影,这时我们出手要快,不然等到石头翻动泥水漾开,螃蟹就趁机溜之大吉了。我们偶有被螃蟹钳子夹住的时候,疼得哇哇大叫,使劲儿将它往溪流下游几米远的地方甩去。虽然手指生疼,但直接杀生还是于心不忍的。捉了螃蟹也没有什么用处,往往是在溪里沙较多的地方挖一个坑,把捉来的螃蟹聚在一起,用石板盖住,等到玩累的时候,便统计战果,然后揭开石板,把坑开挖一个口子,将它们全部放生。
捉螃蟹累了,衣服往往也打湿了,我们便到小溪边的大石板上玩耍。那真是一处极好的天然休息平台。两块约1平米左右的平整的青石板垂直堆在一起,既有玩耍的平台,又有靠背,周围又光溜溜的,不用担心小蛇的暗袭。我们坐在大青石板上玩“抓子”游戏,也顺手在石板上画个棋盘,再从溪里捡来黄色、红色的小石子,下一种称为“成三”的棋。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溪里的小石板当碗、溪边的水草作菜,还找几块或黄或红的小石片磨成石粉浆,当作美味的汤汁。玩累了,我和妹妹躺在大石板上,仰面朝天,毫无顾忌地吼几嗓子。溪水静静地淌着,天上的流云映在水中。我们的歌声穿过溪边的密林向远处散去。那时,我们是溪边最快乐的放羊娃,那就是我们最愉快的童年时光啊。
小溪流淌着,有时快乐地欢唱,有时寂静无声,但它从来没有停止奔向远方。小溪沿着我家门前的山沟,流向了村庄的低处。那是一片平整的土地,两岸是宽阔的田野,简朴的房舍,整齐的茶行,当然也有几丛竹子或几簇野花。我长大了,往县城去读书,每次都要顺着小溪的脚步走几里路,直到走出村口,搭乘上开往城市的汽车。
我坐着汽车翻山越岭,慢慢走出大山,走向更为平坦宽阔的丘陵地带,走到长江与清江交汇的县城。我的小溪,也随它的梦想,一路向前流进渔洋河,汇入清江,最终汇进长江。有时,我站在清江与长江交汇的地方,看到那黄绿分明的界线,我在想:这当中的一股清泉,一定是从老家小溪里历经千辛万苦而来的吧。它们走了多远,我不清楚,它们要奔向大海,我却是完全和定的。
忽然就想起了陶渊明写过的《桃花源记》,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最终找寻到溪水的源头,寻找到了美丽的世外桃源,那片和谐美好、宁静自在的田园。我也从高山之上,带着童年的快乐和梦想,沿着小溪的脚步行走,我能否追逐到我心中的桃花源呢?期待我曲曲折折向前行进的某一天,我也能够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惬意与悠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