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咨询说,孩子不好好吃饭,都八九岁了,连半碗饭都吃不了,吃个饭还得连哄带骗;作业拖拖拉拉,九点还完不成,若是周末,非得拖到周日晚上写不可;晚上一个人睡觉会害怕,需要陪睡,有时半夜醒来会跑到父母床上去。关键问题是(妈妈说的),孩子特别怕别人大声说话,若是口气不好,更害怕。
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孩子没觉得有什么,大人反倒寻求帮助,一定是孩子的行为引发了父母的什么样的情绪。妈妈说,孩子说觉得别人大声说话,就是吵架,才会害怕。包括父母,老师等人。小孩子在学校,有些老师要求闭眼的活动,孩子也做不了,因为闭眼就害怕。最后倒腾出孩子更小的时候,父母时常吵架。
孩子自己也说听着父母大声说话,发脾气就烦,害怕。我问孩子,是不是特别讨厌他们吵架?觉得他们吵架了,关系就不好了,或者可能是自己不好,他们才吵架?
孩子不吭声,只是点点头,看着眼圈有些发红。
斯金纳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吵架,孩子会害怕,这是大多数小孩子的本能,是无条件的,也就是无条件反射。后来,父母时常吵架,不但父母吵架的时候,孩子会害怕,孩子最终发展成只要父母大声说话,包括老师大声说话(类),就害怕,这便成了有条件的。变成了有条件反射,在心理学上叫经典条件反射。
孩子怕父母大声说话,甚至怕老师大声说话,用行为主义的解释便是如上所述。若用两阶段学说解释,也可以做如下解释——
第一阶段,孩子经由经典条件反射而习得了对他人高声说话的害怕,恐惧;第二阶段,孩子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会了通过用跟爸爸一起玩,只要爸爸在家,就特别黏爸爸,爸爸一高声就赶紧躲开,跟妈妈黏糊,妈妈一有大声说话的趋势,就眼泪汪汪,让妈妈不要生气等方式来讨好父母,降低因吵架带来的害怕,恐惧,关键是这种降低又反过来强化了孩子的逃避,使得孩子越来越害怕父母吵架,大声说话,泛化到老师大声说话也害怕,可能晚上睡觉需要陪,夜里醒来上父母的床也是类似的泛化行为,于是,孩子的神经症性行为就习惯化了。
毛然(O.H.Mowrer)的学说有时被称为两阶段学说。第一阶段,无关或中性刺激(就无条件反射或本能而言)由于条件联系而引起焦虑,也就是说,无关刺激成了危险的信号。在第二阶段,回避反应由于它有减轻痛苦的即时效应而得到强化,所以它维持了下来,尽管回避的延迟效应是不利的。
这个学说也叫做两因素学说,因为它强调一个行为可有两种不同的效应,即奖赏和惩罚。如果弱的奖赏先于强的惩罚被行为者所接受,适应不良的行为(神经症性行为)便可持续存在下去,尽管总的说来惩罚多于奖赏。巴普洛夫的狗
老师今天不做这样的引导,我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要用各种心理学理论解释同一种症状或者行为。去年刚买津巴多的《普通心理学》的时候,书上在介绍了各种理论后曾经有这样一个作业,用六种不同理论解释同一种行为,我隐约记得解释的是拖延症,当时还特意记了笔记,可是从来没有像老师这样刻意的训练自己多做,多解释。所以前几天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症状的时候,一直写到半夜才搞定,还稀里糊涂的。今天也是,一个白天都在思考如何用行为主义解释症状。结果这又将近半夜才鼓捣出千把字来。
要想学好,用好,不训练,不做,都是屁话,空话,假话。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才会让人心服口服,才会让人觉得专业,才会让人觉得我行!我需要在“我行”的路上不断训练自己又说又练。
为什么有人吃不了学习的苦却选择了生活中天天受苦?心理学的“两因素理论”给出了答案,也让我们明白了:穷人什么苦都能吃,就是吃不了学习的苦;富人什么苦都不能吃,就是能吃学习的苦!
只有吃学习的苦,才不会吃生活的苦!
骚年,一起奔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