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两位老师写了同样的文章,我在证明什么?让我对这个话题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为自己也曾经在证明,梳理一下自己。
一、证明自己的有价值
我想到了曾经在心时代听课时,别人问我是教什么的?我说:我在初中交了10年数学,由于喉咙累坏了,现在改叫小科历史。
我为什么不直接回答我教历史,我还要把自己教数学的经历说出来?那是因为我心里觉得历史是小科无足轻重,突出我教主科数学,是为了证明我有价值。
以前买衣服的时候别人问我多少钱,我总是无意识的想多说一点,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贵证明我衣服好,真正买衣服高档的人都会说不贵,用衣服的价格的贵来彰显自己是有价值的。
二、证明自己的优秀
当有人在简书上看到我写200多万字的时候,惊呼竟然能你怎么能做到写200多万字?有时候我会再追加一句,其实我前500篇文章是在微信上写的,电子版40万字,我为什么要追加这一句?不外乎是为了证明我写的更多,我更优秀。
我每一次在各个场合做讲座,可以说无论是稿子还是课件,我都一遍一遍的写,一遍一遍的修改,一遍一遍的背诵,从我接到任务就开始准备,我的所有讲座有一个共同点直到开讲前才完全定稿,一天不开讲我就会继续完善内容,也就是说我一直修改到最后一刻。我知道是我对工作认真,我也知道是我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其实也是为了向大众证明我是优秀的。
当我第1次去电台做讲座的时候,我告诉姐姐,妹妹,爹娘一定要准时听我讲,我还害怕父母不会在直播间里听课,让我姐去教他们用手机,为了什么?为了让爹娘看到他们的女儿有多优秀,说白了这也不一定是爹娘的心理需求,更多的是我的心理需求,我要在父母面前证明我是优秀的。
但当我在第二次第三次去做讲座时,都讲完回来了,才想起来还没有告诉父母呢,也许因为我已经证明过我优秀了,我无需再证明了。
三、怎样看待“证明自己”的这件事?
1、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证明自己的心。
只不过有些人敢于剖析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了,有些人不敢剖析或者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甚至不敢承认自己的证明。
2、证明自己并没有错。
适度的证明自己恰恰是一个人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能让自己做得更好,或者能够更好的对外展现,能够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机遇。但是如果为证明而证明,并没有能力或者并不付诸行动,每天陷入证明自己的情绪中,因此影响到了自己的情绪、生活、工作,那这件事就过了,就要去反省了。
3、人性更深层的需求(也是人类共有的)都渴望被接纳,被认同,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好的,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所以我们证明来证明去,无非是为了证明我是好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是值得被爱的,这也是每一个人的底层需求。当我们能够挖掘到这一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都是一个人,适度的证明自己是符合人性的。
四、怎样减少“证明”的内耗
1、学会欣赏自己,适度自恋。
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找自己的优点长处,当自己觉得自己更好的时候,就不去渴求别人说我好了。
2、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我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3、培养内心的强大(学习或者经历事)。
一个人内心越强大,越不需要刻意证明自己。他会坚信,我就是好的,不因你的评价而改变。在当一个人内在评价体系稳定的时候,就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情绪里和行为力也无需过多的向别人证明什么。
我又想到了,由于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写文章,我觉得自己写的比较好的或者对大家有用的,我有时候会分享到朋友圈里。我觉得这是在分享,不一定谁看到了,也许对大家有一些帮助,但有一天有个同事就说我看你经常在朋友圈晒文章。
为什么我理解的“分享”被他认为是“晒“呢?分享是我内心富足丰盈,才愿意分享给别人,越分享越快乐,而如果认为哂,那就是渴望被别人看见,渴望得到别人的鼓励,来满足内心的虚弱。
那我发个朋友圈文章,有人点赞有人评价,我当然也很高兴,我是一个平常的人。但如果没人评价,没人点赞,我也不至于就觉得我不好,或者我写的不好,或者因此而影响我的情绪。你觉得好与不好是你的事,我分享我就自认为我写的好。你看不看是你的事,写是我的事,只要自己觉得自己好就够了,毕竟只有我才更在乎我自己。
4、懂些人性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意别人的眼光,其实归根结底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在意我们,每个人都在忙着在乎自己,哪有人顾得在乎你呀?等你知道了这些,还需要证明给谁看呢?
5、多觉察自己
当发觉自己掉进证明的漩涡时,要学会觉察,最好能够写文章梳理自己,让自己更加清晰,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