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青春期的孩子,相信很多家长脑海里会出现这个词:叛逆。
叛逆,似乎跟青春期的孩子如影随形,也让家长们头痛不已。青少年的叛逆期热血沸腾又偏激,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喜欢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越不让做的事情,他们偏要去做。叛逆期的出现,是因为他的人格特征和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完善,他对自我是有所思考的,是在尝试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不安的状态的。
青春期是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一个时期,年龄处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虽然身体已经发育成人,心里面有成人感和半成熟之间的矛盾,是继三岁之后第二个叛逆期,这时候他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
叛逆期的现象
1、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孩子到了青春期特别爱美,对自己的形象比较关注,女孩爱打扮,偷偷化妆,会介意自己吃胖,衣服也不随便穿了。男孩子爱照镜子,会在意自己的发型和穿着打扮,在乎别人的眼光。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存在不满意的特点,就会极度焦虑;
2、十分关心自己的情绪,总把自己想象成独特的自我,把周围的人当成假想观众。总以为周围的人都在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常常把自己的自我欣赏投射到别人身上,夸大自己的感受,自以为是;
3、不能自控的情绪,孩子在这个阶段常常失控,有时候表现粗暴,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遇到不满或者挫折就会爆发。事后虽然能平静下来,虽然后悔,但是下次冲动还会发生;
4、有强烈的反抗心理,他们自认为已经成熟,总想摆脱自己的父母,总想人格独立,渴望父母的接纳和认可。
孩子叛逆的原因
1、因为青少年的心理随着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
2、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孩子心理上不成熟的表现。青少年在心理上的成熟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在心理的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认识是不坚定的、容易动摇的;
3、他们的思维虽然有独立性、批判性,但认知事物和问题时由于不全面客观而会出现偏激、片面、固执甚至极端化,把家长、教师的劝说、指点、提醒和督促都看成是不理解、不尊重的管教与约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作出违背施教者初衷的事情。
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叛逆的时候,厌学,逃学,叛逆,沟通障碍,其实孩子都是好孩子,青春期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对孩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
多沟通多关爱
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情绪特征,要以朋友的身份帮忙,理解他们的感受。叛逆期的孩子其实就是想得到关注,给予更多的关爱,在生活和学习中,家长应该多注意孩子的变化,多去关心和了解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
适当的给孩子独挡一面的机会
叛逆的孩子往往是因为他们不被重视,不被欣赏,而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故意要弄出点动静。所以家长要善于观察,适当的交给他们任务,让他们有展示的机会,适当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如果孩子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有了进步,我们应该多夸赞,多鼓励孩子,这样孩子心中会有成就感,一定要避免埋怨,斥责;
避免自尊心受伤害
叛逆期的孩子问题很多,而不被人信任的时候也多,经常遭受的批评、责备。其实,他们往往因为自尊心太强,不被信任而使他们更叛逆,所以我们要试着相信叛逆孩子的话,宽容的对待叛逆孩子犯下的错,给他们改错的机会。
有专家说实际上只有青春期没有叛逆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的。孩子处在叛逆期家长应该多去认可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自由,站在孩子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孩子达成有效的沟通,帮助孩子一起度过这个关键时期,给予孩子关心和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