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相对幸福到绝对幸福

从相对幸福到绝对幸福

作者: 小食光 | 来源:发表于2019-11-12 22:55 被阅读0次

    先谈老庄思想下定义的幸福:人能够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时候,就很幸福。但这种发挥在许多情况下受到阻碍,比如死亡,疾病,年老…所以说这是一种有限制的幸福,所以是相对幸福。

    这很呼应道家信奉“全生”的概念,道家思想希望人能够清净无为,顺应自然,活在“道”中发展自己的“德”,让心灵安宁从容,获得这样相对的幸福。但是,在面对生命自然到来的“生老病死”时,看道家又会给出怎样的智慧,是否能够让我们通向“绝对的幸福”。

    人类很大程度上的不幸都来源于对死亡的忧虑与恐惧。但道家认为,这种忧虑和恐惧是可以由于对事物自然本性有真正理解而减少。所以《庄子》中讨论死亡时讲的关于老子死亡时,吊唁他的秦失批评别人痛哭,他认为: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还有庄子妻子去世,庄子鼓盆而歌,让人不解。这里有一段关于庄子回应的精彩论述: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这是何等的境界!

    人感到哀伤的范围,就是他们受苦的范围。感情造成的精神痛苦有时候与肉刑一样剧烈。但,道家思想再次提到,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例如,天下雨了,不能出门,大人能理解,小孩却往往生气,原因在于,大人理解得多些,就比生气的小孩所感到的失望,愤怒要少的多。

    斯宾诺莎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

    这个境界需要长时间不懈努力的学习和锻炼,把自己放入万物中,眼光放的更长远和宏大,对万物的自然变化有更深的理解,那么心就不再受世间变化的影响,是否就可以获得“绝对幸福”的法门?

    我不知道,但我深知这是我的方向,和妈妈聊天,她说她不太能接受自己已经老去,她觉得自己还是中年人,但她也看到她满头遮不住的白发,脸部肌肉的松弛和那一道道深刻的皱纹,以及不再年轻的身体…我感受到她内心的不适应,透出的焦虑不安,是啊,我的父母都是快迈进七十岁的老人,这样一个年纪,无可避免地,要面对越来越多身边的死亡,如何消解他们内心的焦虑不安,让他们更加从容地面对未来的生活,是我作为子女的下一步重要的课题,我相信爸妈最终一定能用自然平和的方式迎接未知,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我应该用实际行动影响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确保他们内心是安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相对幸福到绝对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sc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