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发脾气时,打是下策,讲道理是中策,上策鲜有人用

孩子发脾气时,打是下策,讲道理是中策,上策鲜有人用

作者: 春语_1 | 来源:发表于2022-05-04 10:17 被阅读0次

    当孩子在家不敢发脾气时,他其实是学会了退缩,不好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敢争取自己的利益,甚至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我曾经打过我侄子,而且打得特别狠。

    当时是他想吃早餐,叫我妈给他端过去。

    我妈在厨房洗碗,说忙不过来,叫他自己过去吃。然后,侄子大发脾气,开始怒骂我妈,骂得很难听,甚至连“你这个老鬼”都骂了出来。

    在一旁的我听后,别提有多生气。

    我爸我妈一天到晚好吃好喝伺候你,你就这么对他们的?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吗?

    我一边吼叫,一边拿起棍子就狠狠地朝他身上招呼。

    侄子被我打到蹲在墙角落里,缩成一团。

    他没有哭,也没有求饶,只是努力用手挡着自己。

    当时是夏天,他穿着短袖,而我的棍子也结结实实落在了他身上。

    后来我自己当了妈妈,每当回想起这一幕,我都会自责、心疼和愧疚。

    如果重新回到那个场景,我想我会抱抱他,虽然这很难,听起来也不可思议。但我一定会这么做。

    不敢发脾气的孩子,有多可怜?

    侄子性格倔强也很顽劣。用我爸的说法就是,不打一顿他根本不听你的。

    有一次吃饭,他因为不听我爸的话,顶了几句。我爸反手就是一巴掌,侄子愣在那,半响没说话。我看见他的眼泪水在眼框打转。

    侄子把眼泪硬生生憋了回去,他努力控制着自己,但我看到了他眼里的愤怒,无边无尽。

    那一刻我知道了,不敢发脾气的孩子,他的愤怒,全变成了恨。

    这种恨,让他忘记了恩情,忘记了亲情。当对亲人稍有不满的时候,他的怒火就会喷薄而出,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口。那次对我妈,就是这样。

    侄子还很不自信。有一次侄女问我,姑姑,我和弟弟两个,你更喜欢谁。

    在一旁的侄子自嘲地笑了笑,说姑姑肯定喜欢你啊,我这么不听话,谁会喜欢。

    我回答,你们两个我都喜欢。然后我对侄子说,你有很多优点啊,经常不用我说就帮我忙,买了好吃的还会带回来跟家人分享,多好的孩子啊。

    侄子听完这话,眼睛里闪耀着光芒,既不敢相信,又无比欣喜。

    我才知道,不敢发脾气的孩子,他其实会对内进行“自我攻击”。

    他会在潜意识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不被人爱和喜欢。

    侄子还很怯懦。我听他的同学说,他在学校被高年级的孩子欺负,不敢回嘴,也不敢还手。而我们,甚至都没听他在家里说起过。

    当孩子在家不敢发脾气时,他其实是学会了退缩,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敢争取自己的利益,甚至还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因为父母在家用行动告诉他,即便受了委屈,也不许发脾气!

    我这才明白,不敢发脾气的孩子,他把所有的委屈揉碎了往肚里吞,不敢声张,不敢表达,甚至不敢求助

    当心“权力之争”

    看到孩子大发脾气、扔东西甚至打人,我想,脾气再好的父母,也忍不住想要撸起袖子打他一顿。不教育孩子怎么行?难道要纵容他反了天吗?

    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要当心心理学家鲁道夫提出的一个“陷阱”——权力之争。

    父母想要这样,而孩子想要那样,双方僵持不下。孩子发脾气、哭闹甚至打人,想要父母妥协;父母责骂、动手,想要孩子服从。

    这种情景,不就是父母与孩子在进行“权力之争”吗?

    父母让步,孩子赢了,下一次孩子就学会了如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

    父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孩子服从,看似暂时赢了,但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爱和父母对着干,常惹父母生气。

    这就是“权力之争”的必然后果,都想赢,结果双方都疲惫不堪,甚至亲子间还夹杂着些怨恨。

    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要提醒自己,我们和孩子之间,是否在进行“权力之争”?

    责骂是下策,讲道理是中策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哭,他发脾气时,一定是内心有某些诉求没有得到满足。

    有一句话说,孩子的行为是“木”,心理状态是“林”。

    很多时候,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孩子的表面,他在发脾气,他在无理取闹,他既不尊重人又不讲道理。

    但我们没有看到孩子背后真实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正确疏导他的情绪。

    如果我们责骂,这是下策。

    因为责骂,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更加偏执。

    还有可能我们的责骂,只是消除了他的表面行为,却没有解决他内心的真正问题。等以后一有机会,这个问题依然会反反复复冒出来。

    而如果讲道理,这是中策。

    因为《全脑教养法》一书指出,当一个人情绪失控时,他的大脑会自动关闭理性思维。

    当孩子处于情绪中时,他发脾气,你讲再多的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他反而会更加固执,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止。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哭闹时,你跟他讲道理,效果为零,除了消磨我们自己的耐心外,毫无用处。

    上策鲜有人用

    既然责骂是下策,讲道理是中策,那上策是什么呢?我觉得,《正面管教》一书提出的“赢得合作”,就是非常好的处理方式。

    因为我们和孩子经常容易陷入“权力之争”,谁都想赢,谁都想让对方妥协。

    有赢家就必然有输家,这对亲子关系,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可以用“赢得合作”来应对,让双方从“竞争对手”,转为“合作伙伴”。

    赢得合作有3个步骤:

    ①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情绪失控,骂人、扔东西时,我们不但不上前教训,还要说我理解你的感受。我想,这对父母来说,很难。

    但理解一个人的感受,与他产生共鸣,这确实比责骂更加有效。

    我们要通过孩子的行为,去看他背后的情绪以及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发脾气?

    比如我侄子朝我妈发脾气,他可能是愿望没有达到的失落,有可能只是单纯地希望我妈妈能陪陪他。

    但他自己不会表达,所以,用最简单的发脾气来回应。

    如果我能说一句,奶奶没有及时回应你,你觉得很伤心,所以希望用发脾气的方法让奶奶满足你的愿望是吗?

    也许侄子的情绪就不会那么激动,而是平静下来。

    因为他被理解了,他觉得有人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与他产生了共鸣。

    ②表达感受,拉回孩子的理性思维

    当你做了上一个步骤后,孩子往往就愿意听你的,因为他觉得,你没有站在他的敌对方。

    这时候,我们不要急着讲道理,而应该引导他思考,拉回他的理性思维。

    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他别人的感受,唤起他的同理心。

    比如侄子朝奶奶大吼大叫,奶奶会是什么感受?她会不会伤心?奶奶如果这样骂你,你会是什么感受?

    引导孩子思考和共情,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③想出解决办法

    处理完情绪,我们就可以着手处理孩子的事情了。

    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因为他的诉求没有得到解决。如何解决?

    我们不妨向孩子提问,问问他有什么好的办法。

    侄子想让奶奶给他端早餐,但被拒绝。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呢?

    下次奶奶再忙,你可以怎样达成自己的愿望呢?

    奶奶觉得吃早餐是你自己的事情,她没有义务帮你端过来,你该怎样不让自己饿肚子呢?

    我们可以不带任何情绪和孩子探讨这些问题,帮助他思考并且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这比我们发脾气,以及不允许孩子表达情绪要好不知多少倍。

    当孩子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主动思考时,这会让他受益一生。

    如果当时听到侄子朝我妈发脾气,我没有拿起棍子,而是走过去抱抱他,告诉他,我知道你很生气,也很难过,你可以发泄出来,但不能伤害别人,而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如果我当时有这样做,该有多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发脾气时,打是下策,讲道理是中策,上策鲜有人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yw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