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天气多云,28°,厦门
是我第九天写作。
意识体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了无数个小系统,
系统由无数个程序组成。
程序由采集到的信息经过处理后组合而成,
并且具有升级迭代,不断优化的特性。
所以,程序能升级迭代,那么意识体也是可以的。
那么什么是程序?
程序包含在系统中,
我喜欢把系统说成知识框架树,或者知识网。
什么是网?
比如我是一名Ui设计师,
那么我的意识体中,肯定有一张关于UI设计的网,
也就是一个UI设计知识系统。
我从对UI设计一无所知,到如今的了如指掌,
就是网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
当我对UI设计一无所知时,偶然从其它地方采集到有UI设计这个东西。
那时,我意识体中就创建一个点,叫Ui设计。
因为好奇,所以不断的采集有关UI设计的信息,
慢慢的,UI设计知识网不再是一个点了,而是不断的长出了分支。
比如,什么是UI设计?UI设计是干什么的?怎么才能成为UI设计师?
UI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哪里可以获取关于UI设计的信息?等等等等
这些问题就可以成为点的下一级分支,
有了提问,就有了需求,所以程序就会促使你去寻找答案。
这些答案就是这些提问的下级分支,
通过不断的提问,不断的寻找答案,这张UI知识网就会不断的扩张下去。
所以,要想掌握一个知识系统,提问很关键,问的不好,可能导致知识网无法扩展或者缓慢。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采集信息,
有些人没有知识网的概念,所以对采集的信息没有意识的将其组织到自己的知识网中。
那些成功人士,都是由知识网,知识框架树概念的。
他们做事情都是有目标的,就是根据知识网来执行的。
他们知道自己的知识网具体是一个什么情况,
也知道自己的知识网要往什么方向扩展,
自己的知识网还差什么,等等。
知识网其实也就是俗称的经验。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复盘,喜欢总结,就是为了完善知识网。
复盘的过程,就是程序优化的过程。
比如篮球运动员,投篮在他们的系统中,就是一个投篮程序。
他们每天不断的练习投篮,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调整,不断的复盘,
这就是在不断的优化调整投篮这个程序。
肌肉记忆就是不断优化升级投篮程序后的表现。
对某个程序长时间的不断使用,除了能迭代升级外,
还可以增加这个程序的权重值。
为什么说有些人的某些行为是无意识的,或者下意识的。
比如给打了10年篮球的运动员一个纸球,他们会无意识的要把纸球投出去。
因为他们在长时间里不投篮,已经将投篮程序的权重提升的非常高了。
以至于,投篮程序能跳过系统,直接运行。
说一个人擅长什么,就是说他的某个程序权重很高。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长时间采集相关信息,不断复盘。
好了,今天先到这。
大家还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