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呆在山里,每天来回奔波,成了时间的奴隶,活得被动不说,开车行走在路上风险系数也大。
刚才吃完晚饭在大楼前散步,看到哑仔在垃圾桶前翻垃圾。
满头白发的哑仔已接近80岁高龄,印象中自打我小时候随父母来到这里他就在了。
据说他很小的时候因为不会说话就被父母遗弃了,没有人知道他家里还有谁,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只知道他是普宁人,是民政局收容了他,后来建市后就来到这里。
年轻时他会剪头的手艺,单位给了他一间店面,他自己开了间理发店,因为收费便宜,附近的居民听闻都来给他剪头发。收入所得都归他所有。
他也帮病区里的病人剪头,算是他任务的一部分。平日里他很勤快,哪里需要帮忙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渐渐地,他成为山里的一分子,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这一山一水里。人们时常见他斟着小酒,配着小菜,他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怡然自得,再加上生活简单,据说还时常开点小荤,颇有点快乐似神仙的姿态。
春去春回,几十年过去了,哑仔已不再年轻,迈着蹒跚的步伐,酒也不会喝了,遇见熟悉的人就咿呀咿呀地打招呼,满脸带着和善的笑。
刚才他一个靠在大楼前的围栏处许久,目视大门的方向,他是不是在想念从前,想念他的故乡呢?我想,每个身处异地的人,都会滋生出这种乡愁吧。
哑仔的遭遇,比街上的流浪汉好太多了,不用露宿街头,三餐衣食无忧,虽然没有组建家庭膝下无儿女孤身一人存活于世,但人生还算无憾。
从哑仔身上,我顿悟每个人从出生起,他的来处和去处或许上天已经安排好了。因此,不必去抱怒命运的不公,静心过好每一个当下便是了。
反过来,也不必去议论别人的处境,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境遇的权利,只要他自己觉得好,过得自在,那就是最好的当下。你不他,你又怎能对别人的生活感同身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