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318/178c98646b4421ac.jpeg)
①寻找【心】的秘密
未接触F法时,你第一次看《悉达多》,只当它是个凡人修行的故事。你看着他在千转百回中寻寻觅觅,【我】在迷宫里徘徊,找不到【心】的归宿。
后来,你在F法的熏染下,再看《悉达多》,主人公经历的点点滴滴都会使你的【心】产生共鸣。你看着他,如同亲历了一般:那是一种渴求和欲望在心中寂灭,找到最深的【非我】之后的超越。
你曾经看不透的“真”与“假”,变成了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你曾经质疑的“不净”与“不爱”,变成了一朵默默开放的莲。你曾经抵抗的种种“苦”与“乐”,变成了自己正在信受奉行的生活方式。
你知道吗?你从前的【心】有密码,怎么输数字都不对,按指纹也不对,扫脸更不对。你用“不对”设置的木马程序,给自己的身心灵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无论你怎么去做自认为对的事,都不对,反正不对劲儿。
幸好,你遇到了一些唤醒自己的人和书,慢慢走上了觉醒之路。尽管与悉达多走的路不同,但总有一些【光】,在灵魂的某一角开花。
②悉达多的修行之路
年轻的悉达多是婆罗门中的一员,长相俊美,生活环境优越,有许多爱戴他的人,可是他总觉得自己的精神容器未被盛满。那是【心】的大渴求。在“唵”的启示下,他斩了父子情,和最好的朋友乔达文随同三个沙门去苦修了。
因为悉达多清楚地知道:红尘是个巨大的幻境,一切欲望与幸福都如梦泡影,人越是迷恋越容易堕落。他唯一的目标是【堕入空无】,用种种修去证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悉达多从沙门那里学到了许多【克己】的方法,从【我】磨练到【无我】,从【无我】又回归到【我】。在千锤百炼中,他依旧找不到真正的解脱法。后来在机缘和合下,他和乔达文听到了佛陀的宣法。
悉达多非常钦佩佛陀,但他在佛陀的法义里发现了一个断裂处。这个小漏洞让悉达多觉得世界法则因此变得破碎,他不能降服自己的心。在与佛陀一番探寻后,他留下朋友,独自离开了衹园,去寻觅更深的奥义。
悉达多初醒,以万物为师,处处随喜,彻底翻转了自己的生活。这种境界,是多少人享不了清福啊!遇到迦摩罗后,悉达多身上的“二祖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在“非戒”中“深深戒”,让迦摩罗甘之如饴。她深深懂得悉达多,心很大,允许他做自己。
悉达多明知道一却都是游戏,但他却用“无为法”玩得津津有味。他想真正地去生活、劳作与享乐,把自己安住在每个角色上,尽量不让【心】受到任何影响。后来,他拥有了荣华富贵,却烦恼不已。幸好他觉醒了:把外在的种种弃之如弊席,连最珍惜的迦摩罗也抛下了。
一个人必须与过去作一个了断,才可以打开全新的生活。这里面不仅有“舍”的智慧,还有“大爱”的义无反顾。他在灵魂荒芜的一角,又得到了“唵”的神圣指引,对照着河水,猛然让自己复苏。
一如悉达多所言:“我的人生之路确实古怪曲折。少年时,我只知神明和献祭。青年时,我只知苦修、思考和传禅定……壮年时,我追随忏悔者,生活在林中,漠视肉体,忍受酷暑严寒和饥饿。之后我又奇迹般地与佛陀和他至高的法义相遇……”
每个人回忆自己的一生,都有不可思议之处,只是有的人觉醒,有的人不知所谓,有的人继续走老路……不论是世间路还是出世间路,都在走那看不见的【心路】。蓦然回首,才发现一切都是梦境,一切都被种种“无明”牵制,即使有修证的人也难免会落入陷阱。
雪师说:“当你的智慧引燃资粮之柴,燎原成智慧大火时,吹你的“风”,就不再是邪风,而是另一种资粮之柴,它会帮助智慧大火燎原开来, 所以我们说烦恼即菩提。”
悉达多在河水中真正醒过来,也得益于瓦稣迪瓦的助缘。河水的秘密里藏着撼动灵魂的秘密。悉达多每天都在听河水。听着听着,他找到当下的力量,开示的力量,觉醒的力量,以及处理生死与亲子关系的大智慧。
③人人都有一颗无死的金刚心
老子早就晓得水的智慧,遗憾的是世人皆知而不用。开悟者在水的启示里得到的不仅仅是生命宇宙的奥义,更多的是“彻底空无”的大乐。
悉达多最后说:死如同生,罪孽犹如神圣,聪明等同愚昧。一切皆有定数,一切只需我的赞赏、顺从和爱的默许。
生命在不断地流转,总有些【神启】如谜一般让人找到最初的【心】。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等你玩累了、看透了,它就会带你回家。
杨宁老师曾这样呼唤过:孩子啊,妈妈再告诉你,不要贪恋占有此世界的一点点东西,把他们视之如粪土毒蛇,不要嗔怒抱怨与你一样迷失在异乡的兄弟姐妹。用你的宽大博爱,真诚地原谅他们,爱他们,这样你身上的毒才能洗刷掉,你坚硬的铁甲才能自然脱落,那时,你即刻便回到妈妈的怀抱。那时,你会重新拥有你的巨额财富!
悉达多的巨额财富是一颗无死的金刚心。你有,我有,他有,大家都有,只是许多人不肯大舍,才没有大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