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天性》这本书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的科研心血,得出的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更具权威性,因此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认知天性》告诉我们:坊间流行的学习方法一般都是错误的,奉为圭臬的学习方法多是无用功。
《认知天性》告诉我们三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分别是:检索练习、间隔练习、穿插练习,这三种练习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相互交织进行。而且三种方法交织进行练习效果更好。
1. 检索练习
检索-通俗的说就是检测或者考试、测试,所谓的检索练习就是通过考试或检测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
研究人员分别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给学生们听一段同样的故事,故事里涉及到60种实物名称,学生在首次接触这些实物名称后,不进行任何的测试,一周后只能回想起28%的内容;学生在首次接触这些实物名称后,立刻进行1次测试,一周后能回想起39%的内容;学生在首次接触这些实物名称后,立刻进行3次测试,一周后就能回想起53%的内容。
实验证明:多次测试好于一次测试,一次测试好于不做任何测试。如果进行有间隔的多次测试,效果还会更好。
对检测的错误答案给出反馈,对提升学习的效果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与单单进行测试相比,给出反馈更能增强记忆,研究还显示,稍微把反馈延迟一段时间比立刻反馈会带来更好的长期学习效果。
检索练习是科学有效学习的第一个方法,检索练习(考试)也有不同的方式,最有效的检索练习方式是什么呢?
答案是:需要学习者作答的检测。如考试中的解答题,作文等。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效果相对比较差。
2. 间隔练习
间隔练习顾名思义间断性的练习,与连续性的练习相反,例如:读一本书的时候,没有必要连续不断的把一本书一下子读完,中间可以停下来听听音乐、做做运动或者其它的事情,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书中相关的研究人员对医生的培训分别用间隔练习和连续练习做了测验,有间隔的培训比连续性的培训效果明显更好。
3. 穿插练习
穿插练习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插入两个以上的技能或主题。例如间隔练习当中提到的读书方法,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觉得晦涩难懂,读不下去了,这个时候没必要死磕,我们可以先去读一本比较容易读的书,如看一本枯燥的哲学书的时候,可以间隔的看一本趣味性强的历史书,然后再回头继续看哲学书。或者在看完一章或一节内容之后,用书中的检索练习进行测试,都能有效的提升学习效果。
上面说到到检索练习、间隔练习、穿插练习是本书有效学习的核心内容,实验证明能够确实有效的帮助学习者长期记忆和实用。
三种方法都是简单易行,使用每一种方法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如果把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交织进行,相互作用,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最后要说的是:任何的知识和方法都是有其适用边界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合理的取舍、参照上述三种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