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了一个被“隔离”的春节,生活一下子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并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Start。在各种纷纷扰扰的情绪中,可能大家听到最多的就是“应激”或是“应激性心理障碍”吧。
到底什么是“应激”呢?说白了就是一种反应模式,是我们在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意外事件或是遇到了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而这个事件打破了我们的平衡和我们的能力所承担,这会体现成压力。那么,这些刺激事件统称为“应激源”。比如这次疫情的爆发,就是一个“应激源”。由于每个人的环境和认知的不同,面对“应激”后所呈现的反应也有很大的差异。
这次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一夜封城。可能昨天还是还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却因为感染而隔离,生死攸关却无法和至亲的人一起面对,承受着身体健康带来的痛苦,还要担忧着家人是否被感染,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记得微信上有个段子,是说武汉市民对其他地区人民的羡慕,他说你们的隔离就是在家看电视陪孩子打麻将,而我们的隔离是楼下可能就住着已经感染的患者,偶尔有救护车过来把人抬走,而自己和家人也随时都面临着这样的风险。他们很心酸用了一个比喻:我们就是关在鸡笼子里的鸡,偶尔就被抓走一只杀掉,我们不知道下一个被杀掉的是不是自己。这些事件所带来的压力和恐惧就是创伤性的事件所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立即发作,甚至在几个月后才能平息。“创伤后应激”发作后,患者可能会不断的以某种形式重复体验到创伤性事件,比如闪回或是噩梦,日常生活中感情麻木或是和他人疏远,内疚感,注意力很难集中等。
早几天看到的两则新闻,被免职的黄冈市卫健委唐主任,因为督察组的到访,询问她对疫情的相关问题,一问三不知。还有被免职的,就是16次拒戴口罩的河南新郑一医院楚院长。在常人看来这都是无法理解的错误,这么重大的事件,难道她们不明白吗?两个身居要职的领导,如果这是她们一惯处理事情方法,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吧。但疫情的突然,事情的紧急,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很难说这不是认知和情绪障碍造成的“应激反应”呀。
这两位有点不在“状态”吧?除了重大的“应激事件”,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日常挫折,面对着许多的小压力,如孩子的成绩,和伴侣的矛盾,或是工作任务难以达成,亦或亲人生病,房贷车贷……,这些都是生活中不了避免的,并且这些压力会扰乱我们的生活,甚至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所以,学习一下应对压力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看电影、看书、运动、美食、煲电话,甚至还有买买买,或是写日记,用笔记录下来你的压力,了解压力的起因和结果来增加他们的可控感,自己还可以尝试着做一些评估,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有多严重。或是像这种的特殊时期,也可以安排一下固定的“学习时间”,充实自己并积攒能量,这都是减压的好方法哦。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忘了面对应激事件后,除了自己要鼓起勇气迎难而上,相信不管多大的困难都总会过去的,并且重要的是我们不是孤单的一个人,我们还有亲人,有朋友,还有社会,还有国家,当我们需要时,我们可以开口求援,千万不要把自己与社会孤立起来哦。
对于应激事件,其实也有很多的积极作用,比如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明白了和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和谐相处,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明白了人生的无常,我们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关于压力,如果生活一点压力都没有,那就没有了挑战,也没有了新的拓展,就如今晚的这段文字,就是我在面对今天的作业压力而完成的,虽然已经是凌晨一点半,但我依然体验着完成后的轻松,又一个小小的挑战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