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特征是评判,认为自己和他人的能力都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当发生了好的事情,就会贴上积极的标签,而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就会贴上消极的标签。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特征是相信变化,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去改变的。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讲孩子培养成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但在实践中往往有几点误区:
误区1.只关注孩子的努力,不注重孩子是否采用了有效的策略方法。
有很多家长或者老师通常会表扬孩子“你很努力”,或者当孩子努力以后仍然没有取得好成绩时,这样鼓励孩子“没关系,你已经很努力了,下次再努力一点肯定能行的”。这样的家长或者老师并没有思考为什么孩子努力了,但还是成绩不理想,是不是方法用的不对。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你很努力,这很好。但为什么成绩还是不理想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方法不对。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去努力才会实现目标”。家长和老师不仅要向孩子强调努力很重要,也要让孩子懂得努力不仅包括努力本身,还包括正确的方法和策略。一味盲目的努力结果往往会南辕北辙或者事倍功半。努力是一个思考、思辨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过程。
误区2.夸赞并不存在的努力。有时候,有的孩子明明没有努力学习、没有认真练习,家长或者老师却这样表扬或者鼓励他们“你已经很努力了,下次会更好的”。这种表扬虚假努力的方式,是自欺欺人,孩子的心里其实也是不认可不接受的。如果他这次成绩好,他会认为都是因为自己聪明。如果他这次成绩不好,这样虚假的鼓励并不能帮助他进步。
误区3.认为只能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不能表扬孩子努力的结果。并不是这样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很重要,而通过努力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果同样值得肯定和鼓励。赞许和庆祝孩子的好成绩,更能让他认识到努力换来的成果是多么有成就感,会肯定他努力的过程。所以,放心去肯定孩子的成绩吧,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