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坡了不起

东坡了不起

作者: 江江南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18:52 被阅读0次

          去年十月和同事一起去郑州参加“全国名家教育论坛”的培训,这次郑州之行收获不浅,最大的莫过于认识了一个人--贺国卿。贺老师无论是讲课功底,还是语言思辨能力都着实让我佩服。


            在喜马拉雅听书时,偶然间发现有贺老师的一档节目--《卿讲卿说》,讲的很不错,最喜欢其中的《东坡了不起》,于是边听边记录,与大家共享。

            在中国文人榜中,我最喜欢的是宋代词人苏轼,不仅喜欢他豪放的词风,更喜欢他阔达的生活态度。苏轼一生被贬官、被流放,但他仍然能将苦难转化成财富,笑对生活的每一天,让自己的生活尽管灰头土脸,但是却能活得热气腾腾。

            公元1074年,39岁的苏东坡从杭州转任密州,密州不管是从景色上、物产上还是生活条件上,都无法和杭州相比,而且当时密州正发生旱灾、蝗灾。苏轼一边救灾,一边改善民生,同时还惦记着自己的弟弟苏辙。实际上,苏东坡从杭州转任密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和自己的弟弟苏辙离得更近一些,想体会一下骨肉亲情。

            东坡身上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无论遇到怎样的烦恼、困扰,他都能够用强大的乐观、豁达把它化解掉。在密州也是一样,我们这位乐观、豁达的苏太守在城北修了一座超然台。写了一篇著名的《超然台记》。到任第二年,苏东坡正好40岁。在40岁的中秋节,苏东坡登上了超然台,写下了千古绝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密州的这两年,苏东坡生活的还算安稳、太平,紧跟着苏东坡就陷入了政治漩涡。1079年,在湖州太守任上,苏东坡遭遇了“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第二年,45岁又被贬到了黄州,一贬就是四年。在黄州,苏东坡人生达到了低谷,生活陷入了困境,不过这个时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在低谷当中,苏东坡依然乐观、豁达,结交三教九流的朋友,寄情山水,品尝美食,有滋有味地享受着生活,而且他写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佳句。

            东坡先生在黄州生活的非常潇洒,他写的《猪肉颂》中说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我们的苏学士不光有潇洒,而且有解脱。他又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内心里,苏学士就是想把这些烦恼解脱、化解掉。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人想把苏学士解决掉,59岁又被贬到了惠州,在惠州依然过得很好。他流连于西湖山水之间,惠州也有西湖,有人就说有东坡的地方就有西湖,而且苏学士大笔一挥,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们把我贬到这儿,我正好有机会品尝美味的荔枝。

            有人看他过得这么滋润,又不高兴了。62岁时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州,这个地方是六无之地,用苏东坡自己的话来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不过纵使这种艰苦的环境,苏东坡依然过的风生水起。他种地、修路、打井、挖渠、品茶、吟诗、看病、教书。在儋州众人眼中的绝望之地,他过出了天堂一样的生活。

            纵观苏东坡的人生,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人特别佩服又特别震撼的现象,就是他生活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在走上坡路。日子过得越来越苦,但内心却越来越甜。苏东坡居士以其乐观豁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把一汪汪生活的苦水化成了坛坛美酒。

            这就是东坡的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他什么饭都能吃,什么房子都能住,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发现美景,什么样的日子都能过得快乐,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特别是要学习他在烦恼、困境中表现出的乐观、豁达的内在力量。

    2019年郑州之行

            站在结局看开始,站在生命的高度看待生活,人生真正的魅力不在于你经历了什么,而是在于你如何去理解自己的经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坡了不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in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