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中的反弹琵琶

作者: 丝竹悠扬 | 来源:发表于2022-09-06 17:15 被阅读0次

唐代诗歌《野望》是王绩所写。

他曾“三仕三隐”。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工诗赋,尤擅五言诗。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

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但又没有陶渊明那么彻底,陶渊明是绝尘而去,一心归隐,王绩却“三隐三仕”,并不彻底,内心是矛盾的,痛苦的,不甘心的。

本诗表达有家难回之遗民情怀,郁郁不得志之情怀。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首联:点出诗人满腹心事无可诉说,只好徘徊来徘徊去,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颔联与颈联: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尾联:追怀古代隐士,对伯夷,叔齐那样的人心生仰慕。

细心揣摩就会发现首联与颔联所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诗情是不太连贯的。首联中作者是苦闷彷徨的,徘徊无奈的,可是,后面却笔锋一转,描绘了恬淡的秋景傍晚牧归图,多么温馨的画面,显然与作者的心境是相反的。

这是诗文中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或者说“胜景衬哀情”的手法,通过这种手法,更能突显作者内心的苦闷彷徨。

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大概借鉴这意境和写法。“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唯美的画面,令人思念的意境,文末却陡然反转:“断肠人在天涯”,画面迥然不同,作者故意用逆向思维,制造悬念,更能体现游子的思乡之情。

现代文中也不乏类似的笔法。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死在旧历的年底,爆竹声声,鲁镇的人们沉浸在一片祥和的祝福中,人们忙着杀鸡,宰鹅,卖猪肉,准备祭祀用的福礼。一个单薄而又孤独的身躯,寂然地死在了人们的祝福声中。用喜庆祥和的气氛衬托孤单悲惨的祥林嫂,就更显得祥林嫂身世的悲惨了,引人深思,深化主题。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这种写法,就是作者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故意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营造一种不同寻常的意境,使文章创出新境界。使用的巧妙,往往可以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诗文中的反弹琵琶

    唐代诗歌《野望》是王绩所写。 他曾“三仕三隐”。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工诗赋,尤擅五言诗。性简傲,嗜酒...

  • 反弹琵琶

    宴宴,宴宴, 瑶池宴, 碧桃仙酒翡翠殿。 桓娥歌罢玉容娇, 反弹琵琶谁家仙? 游龙惊凤翩跹舞, 仙袂...

  • 反弹琵琶

    儿子放学回到家,父亲在饭桌前等着。 儿子说:“以后饭做好了你先吃,不用等我,我在学校指不定有事会耽搁点时间...

  • 反弹琵琶。

    前几年,天天向上做了一期关于女子中外舞蹈对决的节目。当时就被他们的咬裙舞和埃及舞迷倒了。里面有个姑娘叫孟庆旸,...

  • 反弹琵琶(组诗)

    暧昧 是否,也能获得快感让你,乐而不疲让多少人,前赴后继 珍惜 多少双眼盯着你如此,歌颂你所谓的爱情是否,不太合适...

  • Day 19:反弹琵琶术——对有逆反心理的人要突破常规对待

    反弹琵琶这一术语来自敦煌壁画上的艺术形象。反弹着琵琶,其艺术效果让人叹为观止,远远胜于普通的现象,人们把这...

  • 反弹琵琶,厚利适销

    有一种商业观点是薄利多销,因为这样消费者就会觉得很实惠,从而会广开销路。通常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加速资金周转、累积利润...

  • 摹古——《敦煌壁画反弹琵琶》

    2015年临摹此画,其魅力十分巨大,尺寸52*73cm。

  • 是谁在反弹着琵琶

    这世上,总有那么一撮别扭的人,比如我。 小时候曾经为了引人注目而特立独行,结果不知不觉中就把特形成了一种习惯。冬不...

  • 反弹琵琶,营销更具魅力

    广告、促销等直接行为,往往会导致人们的反感,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反应,尽管人人都需要销售。 这时候,你逆向而为,便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文中的反弹琵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is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