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从小到大父母告诉我的是:管好自己不要多管闲事。
哪有那么听话的小孩子。
我从小是个正义感很强的孩子,看不得别人受欺负。记得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女孩子,娟,经常被班里的坏小子欺负。因为她衣服不洁净,常常流鼻涕,桌子总是乱糟糟的不像一个女孩子的样子。后来我才明白,这其实代表她的父母并没有好好照顾她关爱她,欺负她不会有麻烦。(后来才知道她还有一个弟弟,她的父母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在我们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她们除了争吵就是争吵)我知道怎么有效的得到帮助,在外面被欺负了告诉家长,在学校被欺负了告诉老师。我那时不懂什么是偏见,乐于助人,只要对我友善一点只要他愿意谁都可以成为我的朋友。而老师家长告诉我们要帮助朋友。
因此当看到她的桌子被推到,课本文具散落一地,旁边的人只是看着那片狼藉的时候,我拉着她的手去了老师办公室。我没有帮她收拾狼藉,我带她告诉老师并留着“现场”让老师知道她受到的是怎样的欺辱。
这件事的后续我不记得了,其实原本连这件事我都记不太清楚了,我会记得是因为五六年级的时候一个淘气的男生去乱翻他同桌东西,翻到了以前的作文本。作文的题目是———《爱打小报告的女同学》作文的主人公,就是我,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件充满了正义感的事。
我是不是该开心呢?不,一点都不。
爱打小报告,这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无论放在哪个年龄,大概都是被人讨厌的那种人。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作文的欲扬先抑,不,小孩子没那么复杂,也许这篇作文真的是在夸奖我,但是他们就只是那么想的———我只是一个爱管闲事爱打小报告的女同学而已。
我想起我妈说的管好自己别管闲事。
这篇文章的作者,青,是我的“朋友”。在后来被所有女生孤立,只有我还和她说话。
从小我们就学会拉帮结派划分成小团体,我不清楚青做了什么会让她原本的朋友排斥她孤立她,甚至编了歌谣来骂她。那时候我已经不是单单纯纯的一个有正义感的孩子了,我见识到了言语的力量,知道了最可怕的是来自同学的恶意。我没有勇气在她们编歌谣骂她时帮她说话,我能做的只有不孤立她,和她玩。
其实很少有人能将那么久远的事情记得那么清楚,可是没办法如何也忘不掉。
忘不掉的那些表情——我已经记不清面容的,那些人的表情。在我因为身体不适不能上操时,我的同学以那样狰狞的面孔吼我说谎、装病。那满脸的厌恶与嫌弃让我茫然与恐慌——我不记得我做了什么过分的事。只是想要提醒同学回班站队来吃饭,手指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脸,在我回身走后却被他狠狠地从背后踹了两脚,我茫然回头后看到了一张因为愤怒而可怖的面容。他叫嚷着最讨厌别人碰他脸,所以他踹了我在我背后。然而在六年级那年午休他被一个女生扇得脸通红却不反抗,我也有点惊讶冷漠地看着。
后来的后来班里的男生依然会欺负女孩子,女孩子也会欺负女孩子。而当男生去翻后座女生的东西,我只是蹙眉。拿出女孩的卫生巾跟其他男生嬉笑,还给女孩起外号,我只是嫌恶地看着。我没有去拉着她的手去告诉老师,我没有朋友。
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让我成了大多数人。
不会被言语攻击的,大多数人。
不管闲事的,大多数人。
我从最初的那个发声者,变成后来只顾自己冷眼旁观者。
我管好自己的事,好好地上了初中名列前茅,同学尊重老师喜欢。我没有在同桌威胁小个子的同学时阻止他,没有在有几个太妹来找同学麻烦的时候帮助她。
初中、高中、大学很多人对我的第一印象都是一个不那么好相处的人。因为我不怎么笑也不会主动跟同学打招呼,瞪着大大的眼睛看来来往往的人等待他们主动地靠近。因为陌生的环境,因为茫然无措,也或许是以前的经历所致的自我保护机制,只有主动靠近的人才是善意的人。
看21点之后的wls的那篇有关校园欺凌的文章有一句话说:“成年之后,我们一直在治愈童年期我们受到过的创伤,而只有等到所有伤口被抚平那天,我们才会真正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活。”
我依旧是个善良的人,也曾有人夸我是侠女。
可我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事不关己的成年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