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眼的时候,雨还在下,从昨夜到清晨。
拿起手机一看,又是6点,醒得有点早,也不愿起床,赖一会儿吧。
7:15的闹钟响了,又磨蹭了一阵,起床洗漱洗衣服,收拾完已经8:46,出门上班。
宿舍距离公司约1公里路,我有辆小电驴,但我喜欢走路过去。
每天上班,打开电脑后首先是刷知乎、刷微博,漫无目的的从上往下刷,不思考,也不入脑。满脑子充斥着“不想上班、不想干活、不想不想我不想”。
近期工作并不紧张,也不算忙碌,懒癌入骨的我更是有足够的理由拖延工作。5月份考完试我就陷入了迷茫期,我该做些什么呢?我有充分的业余时间,但我什么都没有做,我很不安。
每天都会进行自我思想斗争,每次都是懒人获胜。于是,我给自己报了写作班。

我是从15年开始零零散散写字记录的,那时看了一本书,叫《零秒思考》,书里提倡通过手写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书写的过程可以让自己深入思考、理清思路,写的时候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写下来。每次一分钟,每天10次。我坚持过2个月,在生活和工作上也确实解决了我不少问题。
我没有Get到零秒思考的技能,因为我并没有继续坚持下去。但还好,我养成了每天思考“今天做什么”的习惯。之后我就开始断断续续的写字,大多记录坏心情,也会记录工作,至少周报月报年报根本不在话下。
可是,问题又来了,就算我知道今天做什么,非到紧要关头,我也不想动手去做啊。懒人连思考都不愿意,怎么愿意动手呢?
于是,我在印象笔记中建了个“工作随笔”,用来发牢骚,还有自问自答。年纪越来越大,脑细胞也不像以往活跃了,爱发呆懒得思考,不爱看资讯更不爱看书,大脑知识库也久久没再更新过。自问自答是为了梳理自己所想,搞清楚自己发呆时到底在想什么?毫无营养的想着“今天不想干活不想干活”,那跟脑残有什么区别?
开始写随笔以后,很多事情更清晰明了,我还是会想生活琐事,也会想工作烦恼,但无意间会揣摩上级的反应,会反省自己的不足,写下来的烦恼会不攻自破,写下来的工作思路也愈加清晰。
当我们拿起笔或开始敲打键盘的时候会在脑海里遍历已发生和未发生的事情,常会想起关键或者重要的问题;当你落笔写下来,大脑已经开始打转想着如何解决,等你写第二句的时候,你已经有了答案。当然,有些问题,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也需要借助更多方式和更多信息来帮助解决问题,没关系,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在开工了,你的大脑已经在干活了。
所以,当我偶然看到21天写作训练营,在十分钟内就决定报名了,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做自媒体,更不是为了出名,是为了自己。写作可以记录自己、认识自己,辅助自我思考,训练思考方式。我是个懒人,但我不愿做个懒人。
我每天还是会迷茫,还是会重复的念着不想上班不想干活,只是现在我会写下来,记录感性的心情,找到迷茫的原因,然后理性的告诉自己,这不对,这对不起以后的自己。
我很高兴自己写的东西会有人喜欢,也很惊讶能够触动别人。我有很多事情想记录,我会一点一点的记录,等以后老了重新翻看,也能记起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一起加油,一起坚持。
====21天无戒写作训练营第6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