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看完《围城》开始我又开始阅读《平凡的世界》,这已经是我第三遍看《平凡的世界》了。刚接触《平凡的世界》还是在大二的时候,那时的我被这本书中的故事深深的给迷住了!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我为了看这本书我开始了我的逃课计划,好在当时老师也不点名,我就成了我们宿舍、我们班第一个逃课的人!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是完全被它的故事所吸引,看到废寝忘食,看到昏天黑地!恨不得一天就能看完。但是当我快看完时我又害怕看完,真是矛盾了。
第二次看这本书是在大三的时候,而且是在看了《平凡的世界》的电视剧以后看的。不过这次没有第一次那么的疯狂,还知道每天去上课了。但是这一次的阅读却使我比第一次收获更多!因为知道了故事情节,所以我重点是关注了书中的美丽的语句,时不时的将产生共鸣的语句记下来,虽然后来再也没有看过!再者我看过了电视剧,对各种人物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这也使得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立体观,美中不足的就是书中的一些细节电视剧里是演不出来的,因此我总是将书中的一些人物细节的描写放在电视剧中,书跟电视剧的结合我可以读出更多的内容!
第三次读就是从上周开始的。因为我在办公室里闲着无聊了,所以就去图书室中拿到了《平凡的世界》。这一次的阅读又跟前两次不同了。前两次我的思维就一直停留在孙少平的世界里,每当读到孙少平时我就是一种“享受”,而其他“大人”们的世界我都有一点不理解。但是我这一次的阅读我主要是在阅读人物对话,人物心理细节的描写。而且对“大人”们的世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孙少安一家人。每次读到他们一家人我总是想到我的一家人,每次看到孙少安因为现实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远方,他的这种身不由常使我眼中打花!我越来越觉得孙少安才是我们所认识的“劳动人”,他代表的是绝大数的人;而孙少平只是一个人理想的人,他只是代表生活中的少数人,因此我觉得我跟孙少安的“共同的语言”越来越多,跟孙少平的则越来越少!不管是寻找理想的孙少平,还是追求实际的孙少安;不管是不务正业的孙少亭,还是埋头苦干的孙玉厚;不管是为人民着想的田福军,还是始终不渝的执行上级的命令的冯世宽等等,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个性鲜明,每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他们以及他们的事,总感觉我是在跟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欢乐,一起苦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