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作者: 龙月婷 | 来源:发表于2017-05-01 21:07 被阅读333次

回“家”的路很长,很长……,长到明明都在湖北省内,却感觉仿佛在天边。老家终于不再是父亲口中一个名词,地图上一个标志,故事中的一个背景,它揭开了那层模糊的面纱,清晰而具体了起来。父亲口中的人名也一个一个丰满起来,对上了各自的主人,让老家愈加有味道起来。

说起来惭愧,这是第二次回老家,第一次回是在四岁时,大约91年,对于从小长在市内的小孩子来说,那次的经历太苦了。彼时远没有现在的动车,空调车,飞机等等,只有最最原始的绿皮车,速度慢不说人也特别多,更没有软卧硬卧等只有一路坐硬的不行的凳子,上车基本靠抢,车厢里空气混浊,乱糟糟一片,整整一晚的时间,窝在车厢里,无法安睡,痛苦不已。好不容易下了火车,也才到十堰市而已,在十堰找到父亲的战友处借住一晚,次日早起先坐车到县城,高速路也没有,只有乡间小道,坑坑洼洼,颠簸泥泞。好不容易颠了一天到了县城,还没有结束,剩下的路只有山路,除了走别无他法,大半夜举着火把,在山间弯弯绕绕,最后带着满腿的泥巴,终于到达目的地,这一路既远且苦,可能你会说四岁的小孩子记得什么能有什么感触,可我却偏偏记得清晰无比,感触极其深刻。以至于以后对回老家有些许抵触。

这次回老家起因是因为高龄90多岁的奶奶身体每况愈下,又恰逢连休,势必成行。

回家之旅依然有些波折,由于决定的很突然,又是五一,既无法提前走,直达十堰的动车,空调车票早已卖完,只好定晚上到襄阳的火车票,半夜从襄阳转车至十堰,又是一晚没睡,好在现在公路已修到家门口了,哥哥又有车可接送,否则恐怕还得转大巴再进山,如此这般花了一晚上加半个上午的时间,终于是到了老家。我很庆幸,这次得以成行,见了几十年没有见过的老家甚至是哥哥伯伯婶婶们,更新了我儿时那不太愉快的记忆。

许久未坐过的绿皮火车

回“家”的路很长,“家”的生活也很不同。这几天反复有人问我,回家还适应吗?是啊,对于我这个从小在武汉市长大的孩子,显然有些许不适应,最大的困扰是如厕问题,因为家家有种菜,这里的厕所依然是最原始的那种室外的(一块石板中间一条沟),对于女生来说实在不方便,着实让我为难了很久。

不过山里的空气十分好,蓝天白云,每日食物自给自足,可以采到新鲜的竹笋,莴苣,土豆,红薯等等,还可以采到新鲜茶叶,还种了水稻,打谷晒谷,每天只单纯的为一日三顿饭忙碌,干活的时候什么都不用想,只专心收拾就行。

哥哥和爸爸

比如:下午到山里去摘新鲜的竹笋尖,回来剥壳,露出里面白嫩的笋肉,真是可爱极了,然后洗静晒干,不需要加太多的调料,鲜甜之味自然而出。

亲入竹林摘的竹笋

。类似的还有莴苣,土豆等青菜,真真是美味可口。一下午就在这采摘竹笋,推奶奶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和大家聊天唠嗑,然后准备晚餐中度过,忙碌而满足。这便是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吧,惬意悠闲,不用注意时间的流逝,不再抱着手机,天亮干活天黑吃饭睡觉,回归自然。

徬晚的山林

无奈路途些许遥远,来去匆匆;无奈感触颇多,仅留数笔。其他的五味杂成,留于心中,细细品味。

                 2017年5月1日写于归家途中

相关文章

  • 回 家

    为什么走的那么早,晨光初露、天刚微晓。 这世界如此绚烂美好,等着你去探寻发现其中奥妙。 为什么走的那么急,脚步匆匆...

  • 回 家

    如果你累了,困了 你就回家 有妈妈在 孩子 你便有温馨 舒适的床 如果你遇到困难 挫折 你就回家 有爸爸在 孩子 ...

  • 回 家

    假如你的独子丢失了,做为亿万富翁的你怎么办?肯定千方百计地去呼唤、寻找,只要儿子肯回来,你肯定无条件地帮助他...

  • 回 家

    一滴雨水 投入大海的怀抱 失去了自己 拥有了浩瀚

  • 回 家

    我不属于这个世界, 只因往昔的迷路, 误入了这个地方(世界) ; 因而,痛苦、彷徨 、惊慌, 会无助、孤独…… ...

  • 回,家

    昨天傍晚开始的雨越来越大。 在车站瑟瑟发抖的时候想着,跟单身没什么区别哦,没人可以送伞;上一次家里有人帮看孩子,老...

  • 回,家

    28小时的硬座火车,今天的朝阳是温柔的。 凌晨,硬座车厢静悄悄的,旅客横七竖八地躺在座椅上,过道上,偶尔一道白光划...

  • 回“家”

    家就是居住的地方,乡就是一个地方的统称。家乡,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称为“故乡”、“老家”、...

  • 回--“家”

    年休假结束了,我也将要踏上归程。 夜里十一点钟岳父喊醒了蜷在沙发中的我,我知道这次探亲的旅程结束了,背起装的已经不...

  • 回 家

    老家离合肥并不远。100多公里的距离对于今天“车时代”的人来说,不过是一两个小时而已。 然而,我已经有几年没回家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sq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