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每天睡觉前都要喝一杯热牛奶,她觉得这样比较健康。昨天晚上照例我给她热了一杯牛奶。
她趴在被窝里,被子没有弄好,我给她端过去希望她趁热把牛奶喝了。
她接过杯子,一边只手拿着杯子一只手弄被子。我担心她把奶洒出来赶紧帮她扶着杯子。
我刚走开,她又弄被子,一不小心就听“啊”的一声,一杯牛奶全都洒在床上了。
杯子里还剩下一点点,她淡定的把剩下的喝完。
床单上,枕头上,一大片。因为她没有及时处理,牛奶越躺越多。
女儿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
理性告诉我:别着急,孩子不是故意的,没事的。
我故作淡定,说你把她清理干净吧。我想毕竟自己做的事要自己承担责任。
她不慌不忙拿来一包纸,慢慢在上面吸水,这动作真是让人又着急又生气,就好像她做错事了一点不在乎一样。再说动作越慢,奶流的越多越深,还可能弄到被子上。
你倒是快一点啊,被子快点拿开啊。
她啥也不知道,我在旁边看不下去了,实在忍无可忍了。
我呵斥她:你快点呀,你看被子上都弄湿了。你这样一只手弄被子一只手拿牛奶,肯定拿不稳啊,你不知道吗?你快点弄啊,你要浪费多少纸啊?
我真是生气了,又气又怒。气她一点生活经验没有,她那样拿杯子不打翻才怪呢。湿了那么一大片真是生气。
还好我下面垫的是防水的垫子,奶不会流到褥子上。
看他那慢悠悠的动作,估计这一包纸都不够用的。算了不咋弄了,明天直接洗吧。
我让她去另一个房间睡了,今天这里肯定不能睡了。
被我批评的她也不太开心,她想跟我一起睡,但知道自己没有理,还是过去了。
我看着这湿漉漉的床单,内心不禁萌生一股怒火。心想,明天不陪她阅读了,不给她弄好吃的了,真是太过分了。我不打你就已经对你很仁慈了。
然后又不禁联想起明天的事,好像明天因此变成不开心的一天。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樊登老师讲的一个原理——踢猫效应。
如果我再不制止这种消极的想法,明天发生的一切不好的事都是踢猫效应。是我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我提醒自己:我必须制止这种不好的思想预测,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将来发生的一切都会正常进行。明天还是美好的一天,它跟打翻牛奶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提醒很有效,经过劝说自己,我很快就扭转了思想。我觉得:不就是牛奶洒在床上了吗?没事的,小事情。明天早晨还要陪女儿早起阅读呢,明天还要做好吃的,明天又是美好幸福的一天。
这件事情避免了“踢猫效应”的发生,也避免了很多不开心,同时铲除了很多前进的障碍。
这就是我热爱读书的原因,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读书真的能改变生活,读书让未来越来越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