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区晓事作业本更文1200字合集
缺少亲历,还能写出好作品吗?

缺少亲历,还能写出好作品吗?

作者: 小舒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11:41 被阅读0次

    这是近期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一直以来,笃信好的文学产品一定来自于深厚的生活积淀,想到这,整个人都不好受了。即便经历过再多的事情,也不过才度过了人生的四分一。从时间的维度来看,我的生活积淀仍过于平乏。

    为何突然会产生这样的焦虑呢?

    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理事会读写营第三期课程,邂逅了江南铁鹰老师。通过了解,老师已经持续写了五十多年,不论是经历过的时代大事件,还是家族延展性所带来的特殊体验,无疑都指向了一点,老师具有丰厚的生活积淀。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消息也只是别人想让我们的。我们呢?如此这般,也只是去看我们所相信的,从而造成了消息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真空领域,偏见和误解也就产生了。

    老师在第一讲中谈及自己的创作经历时,就提到了这个话题。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文学创作需要厚重的生活源泉,提高语言叙述能力的核心在于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是的,我全部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了前半句,文学创作需要厚重的生活源泉,慢慢的就变成了尽可能多的亲历各种生活状态。一段时间里,对此笃信不疑。

    最终带来的是什么呢?焦虑、恐慌,还有些许失望。我的前二十来年几乎是在校园里度过的,一切似乎都照着最合规的步调在迈进着,没有经历过辍学,更没有工厂的历练…

    这么看来,我已经经历过的小半人生是那样的符合“正确”,可对于文学创作似乎及其不利,它是多么的苍白无力。甚至幻想过,如果…可没有如果。是不是难以想象,这段时间的自己居然陷入了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死窟窿。

    直到近期看到了一篇文章点醒了我,作者也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初写者,一般都是从自身的经历去书写,可没有那么多的生活体验,经历也非常寡淡,那还能写出好的作品吗?

    其实不然,好的创作者,其实更应该是一名敏锐的观察者,不用非得亲历,生活无处不素材。整个人恍然大悟,这才补上了老师讲课的后半段。

    突然想到了《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小节,关于作者如何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他外甥不愿好好学习,想早生毕业了去玩摇滚。

    他说到:“摇滚并不是一个快乐的谋生。”

    “痛苦是灵感的源泉啊。”外甥回应到。

    可真实情况如何呢?别人的痛苦才是你的创作源泉,你的痛苦只会成为别人的创作源泉。

    听到这句话,醍醐灌顶,确实如此。想要成为一名好的创作者,生活积淀固然重要,能够亲历更好,可没有这个机会的话,也不必刻意。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悟,去观察,去共情。

    近期正在看鲁迅的相关作品,作为中国人的脊梁,他的作品针砭时弊,描写深刻犀利,担负起国人思想启蒙的作用。

    不论是他手下的祥林嫂、孔乙己,亦或者阿Q,都是社会上的底层人物。鲁迅生于封建的士大夫家庭,他并不属于社会底层,很难说亲历过这种苦难生活,那他的这些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

    除了本身的文学素养和积淀。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共情能力,这才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是那样的鲜活又真实。

    那么另外一个疑惑来了,竟然没有必要去刻意经历苦难,那如果苦难真的降临在自己头上了呢?如何是好。唯有切身去体悟,战胜苦难,将苦难化为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缺少亲历,还能写出好作品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sr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