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起源:年就是春节,就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据说有一种怪兽也叫做"年",古人害怕它,便敲锣打鼓的惊吓它,把她吓走了,就叫做"过年。这种说法不可信.因为外国,譬如,英国吧,也有年的,只不过叫做year而已.年的由来其实是古人观察到季节的变化的周期性,经过细致的观察,他们发现,这种变化是循环的,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是地球围绕太阳转了一圈的结果.古人虽然不知道这个原理,但是他们对此有精确的记载,所以,他们能够制作非常精确的历法.我国古代其实也有非常精确的阳历,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历法.而我国的农历,也采用闰月来对年度进行调整.十七年九闰的办法,使基于阴历的月份(太阴月)而制作的历法的一年不致偏离太阳年太多. 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钱的起源: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福的起源: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汉字造字基本有四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右边的“畐”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古容器的象形字。在周代金文中代“酒”字,酒是当时的珍贵饮料,祭祀时必用;左边的“示”字祭台象形,表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神事也”。《说文》)“示”与“畐”合起来成一“福”字,就是“指事”了。
福字有“祈”、“敬”、“祝”的意义,是先人祈求并祭祀上天时所作供奉的形式。人们在向天地、向神灵祈祷,希冀自己能够实现美好的愿望,即能够得到“福”。由此可看出,人类社会这种最初的最本能的向往和追求,就是“福”。从汉字的起源和构造中,我们不难领悟福文化的最初含义。
网友评论